世相
作者:張慧娟
墨西哥有句諺語:“支撐起家庭的不是大地,而是女人的肩膀。”而這個中國女人用她無悔的選擇,支撐起這個大家庭,為親人的幸福扛起了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千萬別隨便說自己是好人,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裏,做個好人也許並不難。可很多時候,真正的好人是需要經受考驗的,而那考驗往往意味著艱難的抉擇。
身為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財政局員工的孫鴿,就曾麵臨過幾次抉擇。“我相信,那樣的時刻,換誰,都會這樣做,我真的沒有做什麼。”事情已經都過去了,孫鴿仍不肯為自己唱半點讚歌,這個外表溫婉的女人,有著自己的堅持。
丈夫的健康和小叔子的“生命呼救”哪個更重要
孫鴿有過兩次對生命的深刻體悟,一次是母親離世,一次是小叔子孫士權患上白血病。
母親走的時候,孫鴿年齡還小,在哥哥姐姐悲慟的哭聲中,孫鴿也跟著哭。父親將兄妹中年紀最小的她摟進懷裏,一邊給她擦著眼淚一邊安慰她,自己扭頭紅了眼圈。孫鴿哭得更厲害了,父親懷裏的溫度讓她想起母親身上的溫暖,她伸手哭喊著叫“媽媽”,可母親卻再也無法醒來。
如今,母親已經離去好多年,可時間並沒有衝淡孫鴿的悲傷,反而成了她最催淚的過往。
小叔子患病的時候,孫鴿已過不惑之年。“白血病”三個字讓她震驚了,這種以往隻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疾病發生在親人身上,孫鴿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那是2005年7月。
看著躺在病床上、渾身無力的小叔子,孫鴿掉淚了,這個她嫁過來時才十幾歲的小男孩如今已經長成了男子漢,娶了妻子生了兒子,可誰能想,生活幸福美滿的他竟遭遇了這樣的不幸。婆婆當著眾人的麵放聲大哭起來,這個在孫鴿印象中事事都默默承受的“偉大”老人,這一次卻無力再承受眼前的一切,哭得像個孩子。孫鴿在一旁跟著悄悄抹淚,容易動情又做了母親的她懂得婆婆的感受。
孫鴿管小叔子叫弟弟,弟弟就是她的親人,婆婆一家人都是她的親人。用她的話說,他們也會有矛盾和分歧,但那一家人都很“好”,所以彼此相處得和諧融洽。如何挽救弟弟的生命是孫鴿那段時間想得最多的事。她常常能想起母親,想起那種怎麼抓也抓不住、怎麼留也留不住的感覺,心裏有種說不出的痛。
白血病很難被治愈。化療可以救治,但不一定能治愈;骨髓移植有治愈的可能,卻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並且費用很大。在選擇治療方案的時候,全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還是給士權化療吧。如果骨髓移植,肯定要從這幾個兄弟中找,可萬一不成功又影響了其他幾個哥哥的身體健康該怎麼辦?”70多歲的婆婆聲音沙啞地說著,她不僅擔心其他幾個兒子的健康,更擔心幾個兒媳無力承受將來的一切。
也許是對未知的不確定讓他們放棄了嚐試的勇氣,多數人都站到了婆婆的一邊,不支持孫士權進行骨髓移植。
“還是試試吧,畢竟骨髓移植有治愈的可能。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該放棄,那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孫鴿說著,眼圈紅了,口氣中有不容置疑的堅定,“如果需要錢,我願意拿出自己的積蓄,雖然微薄,但我願意盡力。”
聽了孫鴿的話,婆婆感動得啜泣起來,這個救兒心切卻又深感無力的老人選擇“放棄”也實屬無奈,如今竟有兒媳站出來,說出了她內心的真實想法。
其他人看了看老人,又看了看孫鴿,開始重新思考孫士權的救治方案,思考的結果是:全票通過,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