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家林青霞:沒人能一輩子做大美人(1 / 3)

人物

作者:heidi

劉德華被問“何謂美麗”,他答“林青霞”;

瓊瑤感歎:“再沒遇到過第二個可以和青霞媲美的女子”;

好友賈安妮說:“大城市裏漂亮女人何其多,可青霞的美麗卻與眾不同,她是那種令人看一眼就邪念全無的美”;

丈夫邢李原說:“她能詮釋男人對美麗的全部定義!”

2011年9月19日,息影多年的林青霞,攜新書《窗裏窗外》登上北大講台。這個短發、素麵,不顧忌笑起來會有皺紋的女人,此刻以一個作家的身份來講述:她今天的美麗,是如何修煉得來。她的“窗裏窗外”生活,到底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美麗?

9月22日,本刊特約記者在北京與這位自稱是“作家或家庭主婦”的傳奇女人,展開了一次意味深長的對話……

拍了20多年的戲,

她說放下就放下

“小時候我重複做著同樣的一個夢。牆角有一張又平滑又白的紙,心裏感覺很清涼、很舒服,因為太喜歡這種感覺,生怕它會變皺。但它卻開始有了皺褶,那皺褶越來越多、越來越皺。我那清涼平靜的心,也越來越糾結、越來越絞痛,就在這個時候,我醒了。”

林青霞將這段話,寫在散文集《窗裏窗外》的開篇裏,似夢囈耳語般,道出了她的戲夢半生。

高中三年級,同學們都在準備大學聯考,考生眾多,台灣的大學卻隻有那麼幾所。功課不盡理想的林青霞,非常焦慮和迷惘,她隱約知道,自己也許根本考不上大學。

高中畢業之後她果然沒考上大學。有一天晚上,林青霞和一位女同學張俐仁到一家西裝店,取訂做的藍白花紋喇叭褲。走到街角轉彎處,有位矮胖、大肚子又凸眼睛的男人撞了那位女同學一下,問她要不要拍電影。同時他回頭又看了林青霞一眼道:“你也可以拍電影。”

就這樣,林青霞走進了《窗外》。如今,她講到與《窗外》中男主角胡奇的銀幕初吻,還是忍俊不禁:“他教我把牙齒合上,嘴唇張開,我照做,兩個人牙齒磨得‘咯吱咯吱’響。”著名攝影師陳榮樹,當時還說林青霞像塊木頭。

這個“木頭”,卻從此踏進電影圈,而且紅得一發不可收。她成了瓊瑤劇中最當之無愧的頭號女主角,也很快成為華語電影史上不可超越的女演員。

拍了幾年電影,“木頭”林青霞也開始大膽起來。1990年夏天,她和鄧麗君相約到法國度假,在康城海邊沙灘上享受溫暖的日光浴,見許多法國女人脫了比基尼上衣,坦然迎接陽光的擁抱,周圍沒有人大驚小怪。她就慫恿鄧麗君:“這裏麵又沒有人知道誰是林青霞,誰是鄧麗君……”說著就像人家一樣,脫掉泳衣,戴個大大的太陽眼鏡躺在沙灘上享受日光浴。鄧麗君圍著林青霞團團轉,口中喃喃自語:“我絕對不會!我絕對不會這樣做!我絕對……”口氣從最初的堅決肯定,到後麵慢慢變得柔軟無力。最後,林青霞用食指勾著鄧麗君棗紅色的比基尼,拉著她一起跑進大海。

還有一年,林青霞跟一個好友在紐約的公寓裏,聽到外麵熱鬧的鑼鼓聲,兩人把睡衣往裙裏一塞,再套件風衣就往外跑。擠進人群看熱鬧,笑得肆無忌憚。林青霞說,時隔多年,她依然無比懷念珍惜那些肆意放縱的時刻,因為那種時候,她是在做自己而不是演戲。

記得拍第一部戲的時候,她每天都很興奮,蹦蹦跳跳地回家,和媽媽講各種拍戲的新鮮事兒。但漸漸地,她就開始厭倦和害怕了,總想抽身走掉,但仔細想想又有太多不舍和不甘,以至於一直拍一直拍,一直拍了20多年。20多年的睡眠不足,20多年無法好好去愛,20多年裏,從來都沒時間看書。林青霞當時最想做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讀書。

媽媽跟她說:“不開心的話,就別拍戲了。”媽媽的話讓林青霞吃了定心丸,1994年,事業正紅的她,毅然選擇離開娛樂圈,去美國深造讀書,同時跟香港富豪邢李原結婚。

人生不是戲:

所以我跟他結了婚

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擔心林青霞的婚事。那時候台灣的男女比例是1:7,媽媽就想著趕緊把她嫁出去,好交給別人照顧她。後來,她和電影裏的男主角秦漢墜入愛河,當她和秦漢的感情一有風吹草動,媒體就會爭相追逐。有段時間,林青霞想逃到一個誰也不認識她的地方去。她說:“直到遇到Micheal(邢李原)後,一切都改變了。就像一塊很重的金屬壓在我心裏,他很實在,令我很安心,我知道那是一生一世的感覺。”

幾乎所有人都想問林青霞:“為什麼你嫁的不是戀愛了20年的秦漢,而是相識不久的邢李原?是因為他上億的身價資產嗎?”林青霞的回答幹脆利落:“因為,唯有他尊重我信任我。”林青霞以前對婚姻不抱任何幻想,她說30歲時,甚至以為自己一生也不會嫁人。因為受過傷害,所以對感情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