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作者: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喜歡儲存一些肉類食品。但冷藏室內的肉類可能冷凍了個把月,甚至長達半年一年,這種長時間冷凍的食品還能吃嗎?反複冷凍的食品衛生嗎?

調查員取得了分別冷凍半年、一個月、4天的豬肉樣本,送到實驗室檢測細菌數量。

經過檢測,冷凍長達半年之久的豬肉菌落總數最多,高達15萬cfu,冷凍一個月的豬肉排名第二,菌落總數為7.3萬cfu,冷凍4天的豬肉菌落總數為3.3萬cfu。這種結果是說明冷凍時間越短,細菌就越少嗎?

專家解答:王玉梅(清華大學附屬醫院主管營養師)

低溫保存的時候不殺菌也不滅菌,隻是抑製了細菌的生長。放進冰箱裏的食品原來含有多少菌群數,冷凍之後還是那些菌群數。肉類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細菌培養基,所以放入冰箱前最好把肉洗幹淨,減少細菌。

既然如此,是不是我們隻要在魚肉冷凍之前做好殺菌工作,無論冷凍多久都沒問題了呢?

當然不是這樣的,冰箱冷藏室的低溫隻是抑製細菌生長,這不等於細菌不增長。冰箱中的冷凍魚肉不宜存放太久,尤其是魚類,在貯藏溫度未達到-30℃以下時,魚體組織就會發生脫水或其他變化,如鯽魚長時間冷藏,就容易出現魚體酸敗,肉質發生變化,不可食用。因此,冰箱中存放的魚,時間不宜太久。

反複解凍的食品衛生嗎?一般魚肉類食品冷凍超過多長時間就不適合食用了呢?

專家解答:劉慶春(武警總醫院副主任營養師)

冷凍食品解凍後不宜再存放,從市場上買回來的冷凍食品,肉、魚、雞、鴨、蛋、速凍蔬菜等,一經解凍要盡快加工食用,不宜存放。如果存放時間太長,肉、魚、雞,鴨等會因為細菌和酶的活力恢複,不但能很快繁殖分解蛋白質引起變質,而且還能產生有毒的組胺物質,人吃了會引起食物中毒;冷凍蔬菜存放時間太長,不僅色變,營養損失,品質下降,而且也很容易腐爛變質。冷凍的肉、魚、雞、鴨等冷凍時由於水分結晶的作用,其組織細胞受到破壞,一經解凍,被破壞了的組織細胞中會滲出大量的蛋白質,就成了細菌繁殖的養分。

魚類:冷藏1〜;2天,冷凍不能超過3個月;

肉類:冷藏1〜;2天,冷凍不能超過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