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咖啡廳,當胡銘樂見到馬特-裏夫斯的第一時間,就覺得從外型上來看,對方有點像那個奧特曼。
呃,不對,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應該是奧德曼,加裏-奧德曼,一個似乎很牛的演員,出演過無數有名電影,類似於《第五元素》、《空軍一號》、《哈裏波特大》係列、諾蘭版的《蝙蝠俠》等等,雖然都不是主角。
但在未來一部叫做《至暗時刻》的電影中,化妝到對方自己親媽都認不出的奧德曼,因為出演了胖子丘吉爾一角,就成功拿到了奧斯卡影帝,絕對紮實的主角待遇。
在回到畫風和奧德曼很相似,還有著一頭棕色長發,與胡子的馬特-裏夫斯。
自從華美電影發出邀請,第三就有收到回複,但因對方有工作要忙,所以才在半個多月之後才飛來紐約這裏。
至於結果也不必多什麼,馬特-裏夫斯人都已經坐在麵前,自然是有意接下《超能失控》的導筒,至少成功進度條已經達到999%。
隻要不卡死在這最後一哆嗦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實在不行,還可以直接用“改格式”的方式,多給一點報價。
要是還不行,那就換個“李屠夫”過來,好萊塢這裏也不缺導演,不會讓人吃帶毛豬。
“兩位跟我想象中可完全不太一樣,沒想到你們都這麼年輕。”
相互介紹過後,在被對方不經意的審視過程中,馬特-裏夫斯同樣審視起了年輕過份的胡銘樂與托馬斯-多蘭。
很難想象,來自紐約的拍攝邀請,會是出至於這樣的兩個人年輕人。
“有誌氣的人,不會拘束於年齡大,裏夫斯導演,你認為呢?”
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胡銘樂盡量用通俗的法,把意思表達給了馬特-裏夫斯。
“我跟hu都已經是成年人,事實上已經足夠為自己各種行為負責,我想裏夫斯導演大可不必太擔憂。”
輕輕喝了一口咖啡的托馬斯,同樣很裝的接了一句話,反正自己才是出錢的一方,理當氣足一點。
“兩位不必誤會,我隻感歎於你們的年輕而已,我們還是談一談電影的問題,所以hu,聽這個劇本的想法是來自於你對嗎?”
一句的交鋒,就讓馬特-裏夫斯感覺到,托馬斯-多蘭可能有點強裝的味道,但另外這個東方麵孔的胡銘樂,能看得出,那是真的很氣定神閑。
對此,他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對,反而覺得這樣才更加可靠,更加放心。
“是的,起來我還多少有受到一些裏夫斯導演那部《科洛弗檔案》的影響,從而才把偽記錄片的風格加入到《超能失控》這部電影中。”
“我想,這樣既有增加真實性,也算是節約了成本。”
沒有套路,沒有講究,胡銘樂的操作就是瞎那什麼編,能忽悠住人就成。
“是嗎?那你可要感謝德魯-高達,因為他才是《科洛弗檔案》的編劇,我隻不過是一個執行者而已。”
“K,也許我得向你們兩位都致敬,但《超能失控》現在最需要的還是一位優秀導演,也就是裏夫斯導演你,並且這部電影的資金已經全部到位,隻要裏夫斯導演在合同上簽字,隨時可以進入實質性的籌備。”
胡銘樂算是拍了馬特-裏夫斯一個馬屁,並順便把話題進一步的推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