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夫妻感情破裂,甚至離婚都不會告訴孩子,對孩子說一些搪塞的話,比如"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或者撫養孩子的一方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出差去很久很久。
這種忽視孩子或者隱瞞事實的做法,其實是不可取的。特別是對一些稍大點的孩子,如果父母什麼也不告訴孩子,會增大他窺視大人隱私的欲望,或對大人產生種種懷疑的心理。但是,如果讓孩子知道得太多,有難免讓他為父母及自己的境況而感到憂慮。
因此,我們建議父母們,最好自然而又恰當地向孩子表示你們當前關係的變化。你可以這樣告訴孩子:"爸爸和媽媽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不過我們正在著手解決。"更重要的是,父母還要真誠地告訴孩子:"不論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將永遠是你的媽媽和爸爸,我們會永遠愛你的。"
2.離婚後父母雙方應繼續關心孩子
夫妻離異後,雖然已經不是夫妻,但是對孩子來說,你們依然是他的父母,依然是他的監護人。現實中,有些父母想逃脫責任,把孩子看成累贅,不願意撫養孩子。還有在撫養過程中,不懂得真心愛護孩子,甚至把孩子當做出氣筒。
這樣做是違法我國我國《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規,也是不合常理的。
作為父母,要知道,在孩子幼小的心裏,爸爸媽媽是他最親最近的人,而家庭是他內心感覺最美好的地方。父母離異,對他來講已經是很大的不幸了,如果再從父母那裏得不到關愛,那麼會讓孩子這種失落感加劇,進而使孩子心理壓力增加,自卑感增強,對生活對未來失去信心。
所以,不管夫妻間有多大的隔膜,也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既然生養了共同的孩子,那麼就必須承擔起撫養孩子的義務,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3.要滿足孩子生活上所必需的物質要求
有不少家庭破裂後,父母中的一方或者雙方的經濟條件都會有所下降。但最好不要讓孩子感受到太明顯的影響。因為當自己的物質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在同伴麵前感到自卑,甚至產生嫉妒或者憎恨心理。長此以往,孩子有可能會做出偷盜、搶劫等違法亂紀等行為。
所以,即使離異後生活條件有所下降,父母也要盡自己的職責,從生活上多給孩子一些關照。即使條件所限,真的無法回到從前的樣子,父母也應該跟孩子講明道理,以消除其自卑心理和不良行為。
毫無疑問,家庭破裂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因此,父母在經受離異痛苦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孩子的情緒和狀態。平時,應多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並鼓勵孩子多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這樣,一方麵可使孩子從憂鬱、悲傷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麵可使其孤獨、內向的性格在活動中和到矯正,促進其性格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如果有可能,我們建議讓孩子階段性地和離異的父親或者母親交往,而不要硬性地中斷孩子和父親或者母親的聯係。因為孩子畢竟是夫妻雙方和諧時相處的結晶,都應負有教養孩子的義務,共同關心孩子的成長。
細節61:當孩子陷入"早戀"時
一位優秀的高一男孩,在認真地與同班一位女孩談戀愛,於是男孩的父親與兒子進行了以下一次屬於兩個男人間的談話。
父:兒子,這個女孩有多好?是你認識中最好的女孩嗎?
子:恩,反正我覺得我認識的女孩裏她最可愛。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才上高一,你認識幾個女孩呢?
子:我不管,我心裏隻有她。
父:爸爸並不反對你現在談戀愛,找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見異思遷。你說你將來肯定會遇到更多的好女孩,萬一你後悔了怎麼辦?
子:可是我現在離不開她,離開她我感覺很痛苦。
父:你初三時買的"隨身聽"呢?
子:前兩天,你給我買了個高級的,我覺得音質比原來那個好,就把它送給別人了。
父:這就叫見異思遷。兒子,如果把握好每一個屬於你的機會,你以後的成就肯定比今天大,你麵對的世界也肯定比今天寬闊,你以後肯定也會遇到更多優秀的女孩子,到時候你的選擇更適合你。如果你發覺你與這女孩的情緣還一直存在,再讓它開花結果該多好。一個人一生肯定有些讓自己後悔的事,但是,人生大事隻有幾件,後悔了,就遺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