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趕趟的事
腔調
作者:米青
現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夜之間,好像所有人都變成了吃貨。滿世界的吃貨,各式教授廚藝的平台一一展現,好像說自己不是吃貨,就顯得不熱愛生活。
說實話,我對吃還真沒什麼興趣,吃本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不過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幹淨可口的小菜就行,弄那麼聲勢浩大,還真是不太能理解,人為把生活弄複雜了。
真正熱愛美食的人反而是不露聲色的,隨意一個小菜,就可能不一樣。我就遇到過這麼一位朋友,幾個人在另一朋友家聚會,他突然說,我來燒一條魚吧。20分鍾,魚端上來,普通的紅燒魚,汁濃湯香,令人讚不絕口。隻是一條魚而已,平時沒聽他說什麼熱愛美食,愛燒菜什麼的。他說吃是有天賦的,有這種天賦偶爾露露就好,沒有這種天賦也很正常,也不要覺得慚愧,覺得有什麼不對。他說現代人容易把事弄隆重了,興趣沒必要變成公共事件。再說,整天把吃掛嘴上,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世界上還有比吃更有意思的事。
對於我來說,跟什麼人一起吃、吃的氛圍比吃什麼重要得多。比如,大家都覺得難吃的飛機餐,我還挺喜歡,外麵是雲遮霧繞,美妙的夕陽餐,氛圍特別,附帶著就覺得食物好吃了。日本有本漫畫書《孤獨的美食家》,真正喜歡吃的人都是不露聲色的,是每天的生活,而不是拿出來作秀的。
我對美食的某種精神感興趣,比如一家小壽司店能得到米其林三星,一定有不一樣的東西,我欣賞別人做事的態度。
相對愛美食,旅行家好像也多了起來。旅行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現在好像全天下的人都趨之若鶩,似乎很多旅行家冒出來了,但是聊的也是去過什麼地方,花了多少錢,更多的聊不出來。一個地方,別人去了,自己不去,就好像落後了:你去了歐洲,我隻去東南亞,就覺得不好意思;你去了韓國,而我還在國內遊走,又覺得落伍了……遇到一個所謂熱愛旅行的人,所有的大小假期幾乎趕場一樣安排得滿滿的,個人網站被各類照片貼得滿滿的,吃個飯發個微博,住酒店發個微博,飛機上發個微博,一言一行都要立馬報告……但是真正的旅行是放鬆心情的,而她卻相當浮躁,根本靜不下來,一天到晚在查各類信息,為旅行而旅行,她的旅行變成了某種形式。
真正聰明的人是越走越安靜。我的一位朋友就說,我就不愛旅行,每次都覺得累。她最喜歡的是放假回老家小住兩日,回老家就是她的旅行。另一朋友就喜歡在自己的城市裏找一家好酒店住住,吃酒店自助餐,她說我把旅行的消費花在平時了。
我也愛旅行,但我不喜歡說,也不喜歡給人推薦指南。這是私人的事,其中的曼妙隻能自己慢慢體會。我倒是覺得有一位朋友做得特別好。她沒有任何計劃,完全隨機而行,並不去太遠的地方,她說出行太頻繁,顯得太躁也太累,並不是好的方式,偶爾為之便好。
有一位聰明人這樣說,現代四大俗:喝茶,熏香,寫書法,學佛。本來好好的事,就是因為有些人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趕趟這樣做,因為不這樣做就顯得不高雅……
好多人對自己的生活津津樂道。可是好友明泉說,我真覺得生活很平淡。失望才是生活的狀態。有的人覺得人就該快樂,一天到晚找快樂,可是科學告訴我們,人快不快樂,基因占50%,有的人體內如果某種多巴胺的分泌過少,就不容易快樂,這個還真是自己控製不了的,
不快樂也沒什麼不對。
編輯 / 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