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孩子高發病、常見病的防與治(1)(1 / 3)

孩子與嬰幼兒及成年人相比,雖屬相對健康人群,但近年來,隨著學業負擔的加重,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再加上孩子本身的生理特點,很多孩子都會受到如感冒、腎炎、肝炎、腮腺炎、痢疾、風疹、肺結核等多種常見病的困擾,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本章即對每種常見病的基本特征、病因、症狀、防治方法等作了通俗、詳細的介紹,便於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常見病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

孩子生理病理特點

孩子從出生到成年,處於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其身體的各種組織器官及生理功能都未達到成熟完善,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趨於完善。這種不成熟狀態,年齡越小,表現越顯著。對孩子生理病理特點,歸納起來,生理特點主要表現為髒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病理特點是由孩子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主要表現為易於發病,易於變化,易於康複。掌握這些特點,對了解小兒的生長發育,疾病防治,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生理特點

1.髒腑嬌嫩,形氣未充

髒腑嬌嫩,形氣未充,說明孩子出生之後,機體的五髒六腑、氣血津液、筋肉骨骼等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均處於幼稚、嫩弱階段,尚未發育成熟完善,古人謂之“稚陰、稚陽”,認為孩子機體是“稚陽未充,稚陰未長”,這裏的“陰”,一般是指體內精、血、津液等物質,而“陽”是指體內髒腑的各種生理功能和活動。故“稚陰稚陽”說明孩子無論在物質基礎與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是處於不斷生長發育過程中的。

2.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孩子肌體雖然幼嫩,卻具有蓬勃發育的生長能力,在正確的哺育下,將得到迅速生長。從體格、智力以至髒腑功能,均不斷向著完善成熟方麵發展,猶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古人稱之為“純陽”。所謂“純陽”,主要體現孩子機體生機蓬勃,發育迅速這一生理現象,也就是說由於孩子機體生長發育迅速,對水穀精氣之需求格外迫切,在機體陰長陽生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常常表現為陽氣的旺盛,而常常相對感到陰液的不足。孩子機體也正是由於這種陽氣旺盛的生理過程,才能使孩子以成人無法比擬的生長速度發育成長,猶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

病理特點

1.易於發病

由於孩子髒腑嬌嫩、形氣未充,因而容易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自身抗病和調節能力又較差,故易受外邪侵襲和飲食所傷,更不能耐受突然的刺激,容易受驚生病,肺脾兩髒疾病發病率特別高。由於孩子生理上形氣未充,經脈未盛,衛外機能未固,故邪氣易由表而入,侵襲於肺,影響肺的正常功能,出現咳嗽、哮喘、肺炎等。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穀和輸布精微,孩子生長發育迅速,所需水穀較成人迫切,但又脾常不足,若飲食不節,饑飽無度,均能影響脾胃運化,出現嘔吐、泄瀉等。

2.易於變化

孩子患病又容易出現高熱、驚厥等症,不但發病容易,而且在患病之後,易於變化,出現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的特點。若患病之後,調治不當,病情容易由輕變重,由重轉危,出現惡化的狀況。由於孩子機體柔弱,感邪後易病勢囂張,出現實證。但邪氣既盛,則正氣易傷,又可迅速轉為虛證,或虛實並見。在易寒易熱的病理變化方麵,其產生和孩子“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有密切關係。“稚陰未長”,故患病後,易呈陰傷陽亢,表現熱的症候群;而“稚陽未充”,機體脆弱,又有容易衰竭的一麵,出現寒的症候群。

3.易於康複

由於小兒生機蓬勃,活力充沛,髒氣清靈,反應敏捷,病因比較單純,沒有七情的影響,所以在患病後,隻要經過及時正確的處理,病情就會很快好轉趨於康複。明代《景嶽全書·小兒則》中說:小兒“髒氣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而取之,則一藥可愈。”可謂是對小兒這一病理特點的概括。

從孩子的生理病理特點可以看出,孩子時期髒腑嬌嫩、形氣未充,抵抗力弱,易患多種疾病,因此,孩子的保健和防治工作尤其重要。

楊力談養生

孩子要做到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人體未發生疾病之前,主動增強體質,頤養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同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古書《丹溪心法》曾稱:“是故已病而後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