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探析
財會金融
作者:蘇秀玲
【摘要】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曆程較短,在風險管理體製建設、風險文化建設方麵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對操作風險的管理存在著能力不足、方法落後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探析,指出操作風險的主要形式,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提升商業銀行應對操作風險的管理能力。
【關鍵詞】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風險管理;解決措施;管理能力
一、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現狀
(一)銀行職工業務操作素質和風險意識較差
根據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出現情況進行調查,操作風險普遍存在於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基層分行,其中一線櫃台員工最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從而給自身和銀行造成重大名譽損失和經濟損失,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眾多一線職員業務素質較差,並且缺乏對風險管理的強烈意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化信息平台在銀行辦公及業務中被普遍推廣,有的職員對係統操作以及業務流程並不熟悉,但又缺乏相應的上進心,不願意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導致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從而給操作風險的出現留下隱患。
(二)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製度體係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整個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的管理上依舊存在重事後處罰、輕事前防範和事中監管的問題。在整個操作風險監控管理上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控體係,因此在操作風險管理水平上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發生較為普遍,每年給銀行造成的信譽損失和經濟損失非常嚴重,僅僅通過事後彌補,有一項查一項的事後處理辦法根本無法有效規避操作風險。由於操作風險管理的複雜性,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建立起係統完善的風險管理體係,製定嚴密的管理製度,使風險管理有所依據和標準,由此才能促進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組織結構不合理
受傳統政治體製和封建文化屬性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結構或多或少存在著比較濃厚的官僚思想,這種陳舊落後的思想嚴重舒服了商業銀行走向現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表現在,內部監察部門獨立性和權威性不足,雖然表麵上具有監督檢查的職能,但是在實際貫徹中卻受到多種限製,並沒有較好的發揮其應有的職能。其次是在基層支行中存在一把手權力過於集中的問題,這也是導致普通職工缺乏積極性,上級對下級監管職能被弱化的主要原因。最後是各部門中對風險的管理職能較為分散,缺乏獨立的風險管控部門。
(四)商業銀行業務操作管理係統技術不完善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兩麵,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既為商業銀行提供了便捷安全的辦公平台和管理平台,但其中也蘊含著諸多的風險,任何閃失的出現同樣會給銀行管理帶來巨大損失。當前我國的軟件架構能力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商業銀行操作係統的構建上存在不少的係統技術問題,無論是來自軟件的原因還是硬件的原因,每年因係統技術造成的損失依然龐大。當前主要的係統技術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是係統操作流程製度執行不嚴格,違規操作普遍存在。二是操作風險管理流程缺失,對風險管理缺少必要的風險評估、風險監督等。
二、提升操作風險管理能力的策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