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風險的控製策略研究
財會金融
作者:袁加齊
【摘要】 高校規模地不斷擴大,隨著收入和支出不斷的增加,強大了高校財務風險,本文對如何有效地控製高校財務風險進行了探索,對控製財務風險、預防腐敗滋生,保證高校財務安全成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高校財務風險;風險預警;風險控製
1、財務風險含義
財務風險是最常見的一種經濟上的風險現象,其主體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和市場競爭者,自身失誤或者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造成了其損失,主要是指經濟相關利益方麵的減少或損失,其風險因素主要來自於市場、資金運轉方麵,其風險事件主要是經營主體的資金運轉、市場行為或者經營事項所導致的。財務風險有廣義財務風險和狹義財務風險之分。
2、高校財務風險的含義及特點
高校財務風險是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使高校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高校在運營過程中,由於委托代理關係、財務治理、非營利性等因素內外部作用所形成的財務狀況的不確定性,可能使學校資產的價值難以衝抵債務數額,導致高校蒙受損失,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擔社會職能、提供公共產品乃至危及其生存。也可能帶來高校跨越式發展的契機,促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
3、高校財務風險類型
作為非營利機構,高校的財務風險是指高校在運營過程中因資金運動而麵臨的風險。它所麵臨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麵:
(1)高校財務狀況存在總體失衡的風險。在總體財務狀況失衡方麵,高校與企業有所不同,高校的財務狀況在進行中長期平衡的過程中的失衡現象,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出現破產的現象。但是事業單位可能出現流動資金短缺現象如出現拖欠工資、日常運轉極度困難等現象。
(2)從資金運作來看,高校存在著金融風險。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得資金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或使本金蒙受損失。資金運作往往受到所處環境的製約,這些製約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高校資金運作活動充滿了風險。高校資金運作的風險大致分作政策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內部管理風險五類。
(3)校辦企業財務風險。近年來,在高校發展中,高校的校辦企業為高校創造了收益,但在高校校辦企業也存在很多問題。產權不明確;事業與企業不分;校辦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技術力量以及人員素質還遠遠不能與社會上一些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相比,在市場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因此,雖然很多高校公司林立,辦成的不多,有的虧損,有的倒閉,有的債台高壘,投資長期無法收回,反而使得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此可見,校辦產業的財務風險是構成我國高校財務風險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包括校辦產業內部財務風險以及與校辦產業相關的高校連帶責任風險。
4、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特殊性
高校的資金流轉環節與企業類似,但目的不同。高校主要從事各種非盈利性的業務活動,隻是為了滿足社會的共同需要,為了維持和發展高校教學、科研事業。因此,高校財務風險的管理具有特殊性。主要是財務壓力越來越大,資金使用要量入為出,預算管理的主導性,高校的各項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是圍繞其預算展開的;財務管理的複雜性,高校中什麼行業的會計都有,對財務管理也有其獨特的要求,導致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複雜性;成本開支的非補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