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本質探析
高教論壇
作者:馬黎莉
【摘要】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對接點,是組成思想政治教育係統的一部分。本文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含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特征和功能三個方麵對其本質做出詳盡探究,以期望更多人注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含義;特征;功能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近段時間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課題之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各種不同資源的整合,是一個多方係統。現階段,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平大多是良莠不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建設,可以顯露出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水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所做的了解越深入透徹,效果就會越盡人意。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含義
學者和專家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並沒有過早的認識和進行深層研究,因此這方麵的觀點和理論並不是很常見,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也沒有得到權威方麵的界定,就連相當多的的論著中也是沒有比較統一的概念。
但就目前能搜集到關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資料顯示,越來越多的學者們開始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企圖發現深層含義。盡管如此,卻並沒有改變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進一步認識。
也有部分學者把大學生政治教育資源的含義大體理解為: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實踐活動中所選擇利用,能承載和傳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信息,且有利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種要素的總和。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特征
(一)承載性兼傳導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承載性,哲理的承載性就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夠體現出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習的相關內容和信息,這些內容蘊含大學生所要掌握的本領,這些本領之所以被大學生掌握的前提是必須符合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和具體要求。大學生所要具備的要求包括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政治觀點的轉變以及符合要求的道德規範,但這些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承載性展現在大學生麵前的。隻有通過這種承載性的展現,才能被他們理解且加以感知,進而對大學生們產生思想政治方麵的影響,這也會極大地促使思想政治信息的交流與傳播。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有的傳導性,指的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傳遞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麵麵,可理解為傳輸性,同時也受多方共同決定的影響。
(二)整體性兼有序性
整體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並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很多不同的形態組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就是這些不同形態的具體表現。盡管各個形態之間存在各自特點,也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同期產生的,但都要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並發揮自身的作用。
有序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呈現出順序性和係列的特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呈現的順序性是從出現、形成、發展及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而這種順序總是從低級進化到高級,逐步上升的。整體性和有序性相互聯係、滲透和補充,有機結合。
(三)媒介性兼可控性
媒介性: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邊是主體,另一邊是客體;一麵為內容,另一麵為形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有橋梁作用。此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和客體都在思想表達和情感交流方麵有著想要強烈展示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