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節能建築屋麵(1 / 2)

淺談節能建築屋麵

行業科技

作者:陳鵬

【摘要】 能源的過度消耗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節約能源已成為國家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建築節能則又是節能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建築外部圍護結構中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屋頂結構的分析、對比,從中得出不同屋麵形式在節能、構造上的優勢與劣勢,對今後建築設計屋麵形式的選擇有因地製宜、取長補短之效。

【關鍵詞】 建築屋麵節能;屋麵形式;適用範圍;節能效果

在影響建築節能的各因素中,建築圍護結構的保溫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建築圍護結構,是由包圍空間的、將室內與室外隔開的結構材料和表麵裝飾材料構成,包括牆體、門窗和屋麵。改善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是保證室內熱舒適條件的關鍵問題之一,對於建築在運行中的能量消耗是一個主要因素,而屋麵節能技術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屋麵節能技術又與建築屋頂的構造形式息息相關。屋麵構造形式大致有構造式保溫隔熱屋麵、建築形式保溫隔熱屋麵、生態覆蓋式保溫隔熱屋麵等。

一、構造式保溫隔熱屋麵

構造式保溫隔熱屋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板材式保溫隔熱屋麵,這類建築屋麵多以在屋頂構造中增加保溫材料層,通過低傳熱係數和大熱惰的材料來阻擋外部熱量的進入和內部能量的流失。這類形式的屋麵大致分為傳統保溫隔熱屋麵和倒置式屋麵。

1、傳統保溫隔熱屋麵

傳統屋麵構造做法,即正置式屋麵。其構造一般為隔熱保溫層在防水層的下麵。因為傳統屋麵隔熱保溫層的選材一般為珍珠岩、水泥聚苯板、加氣混凝土、陶粒混凝土、聚苯乙烯板(EPS)等材料。這些材料普遍存在吸水率大的通病,如果吸水,保溫隔熱性能大大降低,無法滿足隔熱的要求,所以一定要使防水層做在其上麵,防止水分的滲入,保證隔熱層的幹燥,方能隔熱保溫。為了提高材料層的熱絕緣性,最好選用導熱性小、蓄熱性大的材料,同時要考慮不宜選用容量過大的材料,防止屋麵荷載過大。屋麵保溫隔熱材料不宜選用吸水率較大的材料,以防止屋麵濕作業時,保溫隔熱層大量吸水,降低隔熱性能。設計人員可根據建築的熱工設計計算確定其厚度。此種形式的屋麵適用於寒冷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的新建和改造住宅的屋頂保溫,並能夠保證冬季屋頂內表麵溫度和室外采暖環境的差值小於4℃。

2、倒置式屋麵

倒置式屋麵是將保溫層設計在防水層之上,大大減弱了防水層受大氣、溫差及太陽光紫外線照射的影響,使防水層不易老化,因而能長期保持其柔軟性、延伸性等性能,有效延長使用年限。倒置式屋麵省去了傳統屋麵中的隔氣層及保溫層上的找平層,施工簡化,更加經濟。即使出現個別地方滲漏,隻要揭開幾塊保溫板,就可以進行處理,易於維修。同時倒置式屋麵的構造要求保溫隔熱層應采用吸水率低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泡沫玻璃、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且在保溫隔熱層上應用混凝土、水泥砂漿或幹鋪卵石作為保護層,以免保溫隔熱材料受到破壞。在使用混凝土板或地磚等材料做保護層時,可用水泥砂漿鋪砌;采用卵石保護層,在卵石與保溫隔熱材料層間應鋪一層耐穿刺且耐久性的防腐性能好的纖維織物。此種形式的屋麵適用於寒冷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的新建和改造住宅的屋頂保溫,並能夠保證冬季屋頂內表麵溫度和室外采暖環境的差值小於4℃;可使防水層的使用壽命延長2~4倍。

二、建築形式保溫隔熱屋麵

通風屋頂就是一種典型的建築形式保溫隔熱屋麵,其屋蓋由實體結構變為帶有封閉或通風的空氣間層的雙層屋麵結構形式,在我國夏熱冬冷地區廣泛地采用,尤其是在氣候炎熱多雨的夏季,更顯示出它的優越性。通風屋麵通過空氣間層的空氣流動帶走太陽輻射熱量,大大地提高了屋蓋的隔熱能力。但在通風屋麵的設計施工中應根據基層的承載能力,簡化構造形式,通風屋麵和風道長度不宜大於15 m,空氣間層高度以200 mm左右為宜;架空隔熱板與山牆間應留出250 mm的距離;同時在架空隔熱層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完工防水的保護工作。帶可通風閣樓層的住宅,其原理與通風屋麵相同,所不同的是閣樓的空間高大,通風效果比架空階磚的通風屋頂更好,且閣樓有良好的防雨防曬功能,能有效改善住宅頂部的熱工質量。此種形式的屋麵適用於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的新建和改造住宅的屋頂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