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民建測量施工技術與應用
行業科技
作者:吳東梅
【摘要】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闡述了建築工程測量技術的相關問題及其應用。
【關鍵詞】測量技術;應用
建築工程測量是利用各種測量儀器和工具,對建設場地上地麵的位置和高程進行測定和測設的技術科學。建築工程測量的任務是對建設場地的地表形狀和大小、位置和高程變化按一定比例測繪成地形圖;將圖紙上已經設計好的工程建築物按設計要求測設到地麵上去,並做好標誌;施工過程中對建築構件的平麵位置、高程和垂直度的測量,是施工的依據,也是工程質量評價的標準之一。
1 建築工程測量技術特點與理論
1.1工程測量技術特點
工程測量是一個過程操作,是施工質量的根本所在。在整個施工階段,工程測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準確、周密的測量工作不但關係到一個工程能否順利按圖施工,而且還給施工質量提供重要的技術保證,為質量檢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1.2工程測量理論方法
1.2.1測量平差理論
最小二乘法廣泛應用於測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平差、濾波和推估。附有限製條件的條件平差模型被稱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種經典的和現代平差模型的統一模型。測量誤差理論主要表現在對模型誤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數模型誤差、隨機模型誤差的鑒別或診斷;模型誤差對參數估計的影響,對參數和殘差統計性質的影響;病態方程與控製網及其觀測方案設計的關係。由於變形監測網參考點穩定性檢驗的需要,導致了自由網平差和擬穩平差的出現和發展。
1.2.2工程控製網優化
控製網的優化設計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擬法兩種。解析法是基於優化設計理論構造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解求目標函數的極大值或極小值。一般將網的質量指標作為目標函數或約束條件。網的質量指標主要有精度、可靠性和建網費用,對於變形監測網還包括網的靈敏度或可區分。對於網的平差模型而言,按固定參數和待定參數的不同,網的優化設計又分為零類、一類、二類和三類優化設計,涉及網的基準設計,網形、觀測值精度以及觀測方案的設計。
2 建築工程測量技術
某工程具有深基礎、大淩空、高程落差大、曲線類型多、結構平麵形式複雜等大型建築特點,且工期緊、任務重、圖紙多,促成施工測量作業計算量超常。因此,如何控製本工程測量放樣的精度,如何進行係統地、高效地、全麵地圖紙審核和快速準確的提供施工測量數據,是測量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直接關係著最終工程的質量。
2.1控製點的布置及施測
(1)從場地實際情況看,擬建建築物的四周場地狹小,故南北向和東西向控製點集中布設在東側和北側的原有混凝土路麵上,西側和南側隻布設遠向複核控製點。
(2)布設的控製點均引至四周永久性建築物或馬路上,且要求通視,采用正倒鏡分中法投測軸線時或後視時均在觀測範圍之內。
(3)根據甲方要求和測量大隊提供的控製點形成四邊形進行控製。
2.2軸線及各控製線的放樣
(1)場地控製測量,按照由整體到局部、先控製整體後控製局部的逐級控製的測量原則,結合場地、工程建築結構特點,根據現場通視條件以及現場施工的需要,以城市導線點為高級控製點,沿場地周圍布設一條閉合導線,作為首級控製導線網。導線全長相對誤差高於1/35000,方位角閉合差小於±5″n(n為導線點個數),平差後精度指標:測角中誤差小於±2.5″,邊長相對誤差高於1/40000。
(2)由於曲線類型多、通視條件差、占地麵積大、平麵形狀複雜等施工特點,外控製點的布設困難大,布設導線邊長差異大,首級導線點之間精度不均勻,且在施工過程中的使用率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製。因此,在施工測量的總體控製采取內控為主,外控為輔,內外控相結合的控製方法,且始終保持內、外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