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農村檔案建設的組織管理(1 / 2)

論農村檔案建設的組織管理

理論研究

作者:黃毅香

【摘要】目前,農村檔案工作的組織管理相對滯後,在尚未脫貧的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針對這種現狀:一必須建立農村檔案建設的領導機構和執法監督檢查機製;二投入必要的資金和人員;三建立村級建檔的法規體係,使村級建檔有法可依;四采用靈活的農村檔案建設組織管理模式。

【關鍵詞】農村檔案;組織管理模式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相應會產生大量的檔案資料。這些檔案資料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真實記錄,對提高農村基層政權和村民自治組織管理水平、維護農民權益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方麵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來,農村檔案工作並未引起人們太多的重視,檔案工作相對滯後,推動力不強,規範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科學、有效的組織管理和強有力的檔案建設領導機構及執法監督檢查機製,筆者就這一問題試作探討。

一、必須建立農村檔案建設的領導機構和執法監督檢查機製

目前,仍有部分鄉鎮機關,檔案工作崗位不被重視,鄉鎮檔案業務指導缺乏力度,少數鄉鎮的檔案多年不立卷歸檔,個別甚至出現損毀現象,而村級檔案管理基本上沒引起重視,即使是一些基礎比較好,縣級檔案部門抓得比較緊的鄉鎮,往往也會出現時緊時鬆的情況,無法保證檔案工作健康持續地發展。

為使農村檔案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保證檔案的規範管理。一建立創建工作責任機製,成立了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縣主管領導掛帥,縣檔案局館牽頭,相關涉農部門積極響應,鎮村具體落實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新農村檔案工作機製。二建立督查考核機製,把創建工作列入縣政府折子工程,縣委、縣政府把檔案工作納入對鎮級督察考核驗收體係。三建立表彰激勵機製,鎮每年召開農村檔案工作會,總結部署工作,表彰獎勵先進,激發了檔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凝聚力。

二、投入必要的資金和人員

一增加資金投入,改善檔案管理硬件設施建設,如有條件,盡可能地配備微機,確保已形成檔案的安全。二是要求各級領導要從思想上真正擺正檔案工作同其他各項工作的關係和位置,同時,要求各鄉鎮、各部門要把檔案事業經費列入年度財經計劃,並予以適當傾斜,檔案工作在領導頭腦中有位置,檔案工作的投入就有力度。三是針對檔案隊伍業務素質差,文化素質低,人員不穩定等現狀,筆者認為應采取“因材施教”的培訓方法。對專職檔案員主要是“重點提高”,除了訂閱各種專業雜誌外,還要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舉辦的全國檔案管理學術交流會議和各種檔案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對於兼職檔案員則采取“逐步提高”的方法,舉辦各種學習班,請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為他們講授檔案和信息管理的專業知識,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