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1 / 2)

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好的習慣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孩子的生活習慣關係到孩子的身體健康,關係到孩子的意誌品質和性格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會影響他的一生,所以父母要在孩子的生活、消費、學習等各個方麵加以引導,使孩子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把一種行動方式經過無數次的練習和重複而固定下來,成為不變的模式,這就是習慣。有位哲人曾經說:“習慣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壞的主人。”的確,人類的健康多來源於良好的生活習慣,疾病則多來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由此可見,後天生活方式及習慣對人的健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陳鶴琴說:“人之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有大部分是在幼年時養成的,所以在幼年時代,應該特別注意習慣的養成。但是習慣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壞。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則終生受其累。”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天,獅王在宮殿裏宴請了幾位老壽星。席間,獅王離開禦桌,端著酒杯準備親自為每一位壽星敬酒。

當它走到烏龜跟前時,獅王說:“烏龜老先生,你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是這樣的,我每天都在冷水裏遊泳,然後爬上岸,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這個習慣我一直保持了800年。不過,獅王,真對不起,這杯酒我不能喝。”

“好吧,你不喝這杯酒,我可以原諒你。”獅王說完,又走到山羊麵前,向它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我喜歡素食並且飲食多樣化,但不奢侈。喜歡吃青草、樹葉、白菜、蘿卜,但是,請原諒,我從不飲酒。”

“好吧,你不喝這杯酒,我可以原諒你。”獅王說完,又走到大象麵前,向它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我每天堅持鍛煉,上山運木頭,有時還下河洗澡,喜歡吃各種水果,但從不吸煙、喝酒。”

“好的,你今天可以不喝這杯酒。”獅王端著酒杯回到桌前,動情地說:“感謝大家今天告訴了我長壽的秘訣。從今天起,我也不喝酒了,並且像大家一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活出健康,活出精神。”

獅王話音剛落,便贏得了眾壽星的熱烈掌聲。

人類的健康多來源於良好的生活習慣,疾病則多來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生活需要我們保持一些好的習慣。但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是要經過長年的、反複的操作實踐,重複又重複才能固定下來。所以,習慣是在生活過程中教育和培養的結果。幼年、童年時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習慣終生獲益。一旦錯過童年的關鍵時期,以後再培養生活習慣就很痛苦了。

一個人在小時候培養一些好的習慣,將會給他帶來終生的無窮收益。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稱:“正是一些長期的好習慣加上臨時的行動,才構成了美德。”俄羅斯教育家也說:“好習慣是人在神經係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近代英國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談》中說道:“兒童不是用規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以後,便不用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了。”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知道,教育不能光靠孩子自身的好習慣,作為父母,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教育是一件意義非常重大的事情,孩子有個好習慣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母有個好的教育方法,也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給孩子起一個好的榜樣作用,這也同樣重要。

父母應教會孩子懂得一個重要的道理,即用行動向人們表明,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們都可以信賴他們,這是十分重要的。你即使不喜歡工作也得去上班。當你有病要請假或者你有事要晚點去上班的時候,你都應事先打電話告知你的雇主。孩子們需要知道這一點,並且有必要來模仿你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