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衡量一個人品格的標誌。誠實是我們做人的一條基本準則,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通行證。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誠實與正直做基礎,誠實就是不說假話,不做虛偽的事情,不用欺騙的手段去騙取他人的信任。一個誠實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古人曾經說過:“君子立其誠,不立其偽。”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說假話,是虛偽的表現,也是違背真理的行為,而且往往使自己的良心感到負疚。美國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人若能擯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的確,說假話,常常使人的內心感到不安。一個人如果心安理得地說假話,那說明他的良知已將泯滅,朝著背叛真理的方向越走越遠了。
每個人都應該把擁有好的品格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之一。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敢於說真話、堅持真理的人名垂青史,被人們傳頌不已。有的人甚至為說真話、堅持真理,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著名的科學家布魯諾,為了堅持科學的真理,在教會的酷刑麵前臨危不懼。當熊熊的大火將他吞噬的時候,他的心是坦然的,因為,他相信,真理在他這一邊。大火雖然燒死了布魯諾但燒不滅真理!布魯諾的軀體雖然化成了灰燼,但他誠實勇敢、敢於堅持真理的偉大精神卻永放光彩。人們歌頌他,讚揚他,不僅因為他的科學成就,更主要的是因為他敢於講真話!
在個人品質的諸多方麵中,誠實的重要性顯得更為突出。歐洲的諺語中有“誠實為人生至寶”的話;英國著名作家斯威夫特也說過:“誠實永生不滅”。可見,誠實作為人生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麵,曆來為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所看重,說明了誠實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養成誠實的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賢明而受人愛戴的老國王,因為他沒有孩子,王位沒有繼承人,於是便宣告天下:
“我要親自在國內挑選一個孩子做我的義子。”
他拿出許多花的種子,分發給每個孩子,說:“誰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那孩子就是我的繼承人。”所有的孩子都在大人的幫助下,播種、澆水、施肥、鬆土,護理得非常精心。
其中有一個名叫阿呆的男孩,整天用心培育花種。但是,十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花盆裏的種子依然如故,不見發芽。
阿呆有些納悶,就去問母親。母親說:“你把花盆裏的土壤換一換,看看行不行。”阿呆換了新的土壤,又播下了一些種子,仍然不見發芽。
國王規定獻花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都捧著盛開鮮花的花盆擁上街頭,等待國王的欣賞。隻有阿呆手捧空空的花盆,在那兒流著眼淚。國王見了,便把他叫到跟前,問道:“你為什麼端著空花盆呢?”
阿呆如實地把他如何用心培育,而種子都不發芽的經過告訴了國王。
國王聽完,高興地拉著阿呆的雙手,叫道:
“這就是我忠實的兒子。因為我發給大家的花子兒都是煮熟了的。”
阿呆用自己的誠實,贏得了國王的信賴。有時候無心插柳柳成蔭,太刻意反而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誠實待人永遠是贏得信任的唯一方法,否則我們的心靈將永遠不會安寧,也不會享受到自我肯定的喜悅。誠實在很多時候都會被人看成是愚蠢,誠實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會吃一些虧,但最終得到的結果往往是那些耍小聰明的人所企盼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