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剛想抽劍回戳一下,那東西竟然遊動到了自己的身邊,甚至還擠了自己一下,並沒有對自己發動攻擊。
他定睛一看,才長舒了一口氣,真是被人魚弄得神經都緊張了。
這個擁有雙鰭和女性特征的生物,叫儒艮,它應該說是海洋中最安全的生物了,因為它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動物。
其實在以前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把儒艮誤認為是美人魚,其實不然,它根本不屬於人魚種族,如果非要劃分,可能和海牛是一家子。
而且人魚的分辯也有其獨特的一套方法,比如羅蕾萊就是上身是曼妙少女,而下身是雙鰭,鮫人則是與羅蕾萊類似,隻不過下身是單鰭,磯姬更好分辨了,體型巨大,長相醜陋。
而儒艮則是頭很大,頭與身體的比例是海洋動物中最大的,嘴巨大而呈縱向,舌大,使其更利於進食海底植物而將沙子排除開。
儒艮的氣孔在頭部頂端,頭部和背部皮膚堅硬、厚實。它的體型大而呈紡錘狀,體長和人類差不多,皮膚光滑,外觀呈褐至暗灰色,腹部顏色較背部來得淺,體表毛發稀疏。
頸部短,但仍能有限度的轉動頭部或點頭。前肢短、呈鰭狀,末端略圓而缺乏趾甲,和人魚之類還是很容易區分開的。
這儒艮不停的遊動著,好像是和葉楓去一樣的地方,他心中一動,心裏起了一個小孩子的想法。
他抱住了儒艮,草食性動物一般來說都比較溫順,這儒艮應該根本沒有看到過人,所以被葉楓抱住之後,也沒有做出什麼反抗,而是帶著葉楓一起向前遊動。
有了一個天然的動力,葉楓更有時間去觀察周圍的情況了,這通道應該是從畫後麵的牆裏麵一直向下,到達甲板裏麵和甲板之下,之後就是一條長長的回彎通道了。
葉楓不停的跟隨著儒艮遊動著,這東西好像真的是要去那海底墓一般,帶著葉楓一起遊過那九轉十八彎為了滲水而設計的回流層,爾後在一道門麵前停了下來,扭頭好像想要往回遊動。
葉楓放開了它的身體,站定在這門前,下麵有一道劃痕,是打開過的痕跡。
看來張靈修和那天師,應該真的來過這裏了。
既然有人走動過,葉楓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用力推開了那道門,他遊動了進去,隨後浮上水麵,發現這是一片水潭。
而且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水潭,估計麵積至少在一公頃左右,葉楓浮出水麵的水聲都能夠產生回音。
岸邊一片漆黑,探照燈的光芒根本照射不到,葉楓索性也就放棄了,開始向那岸邊遊動。
即將遊動到岸邊的時候,葉楓發現自己的身後出現了一隻黃色的鰭,在飛快的向自己接近,同時還有一雙手露在外麵不停的劃動。
又有魚鰭又有雙手的東西,除了人魚還能是什麼!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這身上水肺和潛水裝備的重量還沒下去,在這裏開戰葉楓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所幸距離岸邊已經不遠了,人魚上岸之後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上岸的人魚很少,一般獵物在脫離水麵之後,它們都會放棄攻擊。
即便是不放棄攻擊,葉楓在岸上也能對水下進行狙擊,正好告訴它,誰才是爸爸!
葉楓快速劃動,在那魚鰭即將接近自己的時候,他跳上了岸邊。
跳上岸邊的瞬間,一雙長滿魚鱗的手忽然勒住了他的脖子,猛地向後墜去,同時一雙塗滿紅唇的嘴,露著裏麵的魚刺牙猛地向葉楓的脖頸間咬了下來。
“靠!還敢上岸!”
葉楓反應很快,一個過肩摔將其摔到了自己的麵前,同時一腳踢出,讓它滑出數十米。
探照燈打在了這人頭魚身,長著四隻腳的人魚身上,葉楓開始脫水肺和潛水裝備,“奶奶的,差點中招,竟然是陵魚!”
在中國最古的博物誌《山海經·海內南經》當中如此記載著:“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鬱水南,離耳,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為飾,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題,黥涅其麵,畫體為鱗采,可陵居,即陵魚也。
“陵居”就是可以到陸地上生活的意思,表示這種魚是水陸兩棲的。
《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記載陵魚人麵,手足,魚身,在海中。
老祖宗已經將其描述得很詳細了,陵魚是半人半魚的姿態,具有人的臉和手腳,身體卻是魚的狀態,和人們印象當中的美人魚有很大的不同。
其實非要去描述的話,就像是人背著一個魚的裝飾。
這種魚不受水陸的限製,水下和陸地都能夠擁有很強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