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就要賞罰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給予獎勵,但孩子做錯事時一定不要姑息,哪怕隻是小錯也要進行適度的處罰,這樣孩子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免得在錯誤裏越陷越深。
1.罰小錯才能免大過
有一句話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點小過錯不斷縱容,也會累積成大過。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縱容孩子的小過錯,要不然隻會害了孩子。
有一種父母,對孩子的小過總是姑息縱容,如果碰上心情好的話,甚至還要表揚兩句。等到孩子把小錯變大過時,他們就又變得異常憤怒,嚴厲地責罰孩子,這種教育方式也是極不可取的。
6歲的小航總喜歡玩火,隻要是與火有關的東西,例如火柴、打火機,甚至於家裏的爐灶他都要去擺弄擺弄。小航的爸爸自己也喜歡各式各樣的打火機,從氣體、電子式到機械式打火機,甚至於還有古老的“火鐮”……對於小航玩火的行為,父母從來沒有給過任何處罰,他們覺得玩火也不是什麼大錯,看著兒子熟練地使用各種火機,小航的爸爸甚至還得意地說:“瞧,我的兒子就是像我!”
一天,小航在家裏玩一個爸爸剛買來的打火機時,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帽子燒了個洞,臉上還蹭上了不少黑灰!小航的媽媽看到兒子的狼狽樣,非但沒有狠狠地教訓他,反而笑得喘不過氣……過些日子,父母帶小航去農村的姥姥家,一不留神,小航居然和幾個表兄弟一起玩起火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姥姥家的草垛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小航的爸爸跑來,怒發衝冠,拉過小航來就是一頓痛打!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應當指責孩子不懂事嗎?為什麼孩子玩火得不到父母的約束、管製?難道當父母的就一點兒也不知道“玩火自焚”的道理?
為什麼小航燒了自己的帽子,父母居然視而不見?媽媽還“笑得喘不過氣來”,一點兒也沒有當場處罰孩子錯誤的想法?
一個6歲的孩子還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父母的縱容會讓他以為自己的玩火行為是正確的。直到孩子一把火燒了姥姥家的草垛,當父母的才如夢方醒!
類似於小航父母的教育行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也不知多少父母都是如此地處理孩子的過失行為——“小錯嘛,哪個孩子沒有?能將就過去就算了”;等到哪一次孩子犯的錯誤大了,父母就又覺得不把孩子狠狠地打一頓、罵一頓,簡直不足以讓他牢記教訓!
殊不知這樣教育孩子的觀點、行為都是相當錯誤的!這些錯誤的觀點和錯誤的行為,當然隻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
對於那些家有“玩火孩子”的父母,我們的忠告是:麵對孩子的小錯誤,父母要立即糾正,正所謂“堵蟻穴而保千裏之堤”。如果孩子犯下小錯誤,當父母的不能立即糾正,一旦孩子犯下大錯誤便後悔莫及了。父母們應該知道,盡管小孩的判斷能力比不上大人,但是他們區別好與壞的能力還是有的。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在他的意識裏,他會感覺到自己做了錯事。此時,父母應當抓住孩子“我犯錯誤了”的心理,立即進行有效的教育和行為上的糾正,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再犯這類的錯誤。
另一種情況是孩子已經自覺到自己的錯誤,父母在旁嚴厲指責時,孩子原本就有的自省心又縮回去了,反而用別的理由強辯,如此一來,即使給孩子什麼特別的提醒也徒勞無益。換一句話說,當小孩犯下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時,切忌在旁邊氣呼呼地指責、責罵,甚至於大打出手!最好先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冷靜一下自己的情緒,過些時候再問他:“那件事情怎麼啦?”“那件事你真是做得太過分了!”孩子因為在內心已經檢討過自己的缺失,因此會比較坦然地接受父母的意見。
[處罰計妙解]:與其等到孩子犯大錯時又打又罵,還不如在孩子犯下小錯時就立刻處罰。愛孩子就要想得長遠,誰說處罰不是愛的表現呢?
2.對孩子進行適度的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