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之計,就是要保住山海關這處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抵擋住大清鎮國將軍三十萬人馬的強大攻勢。可以說當今的戰爭局勢十分的嚴酷,容不得劉銘祺有半口喘息的機會。
按照劉銘祺治軍理念,康襄城提督王世長等人的六萬人馬很快便被編到了劉家大軍,加上原有的二萬人馬,從人數上與鎮國將軍蔡明瑞比起來不占優勢,但憑借山海關的地理優勢和劉銘祺用兵如神的戰略戰術,自信不會像守將彭木真似的一夜告破。
從將領任命上,隻是稍加調動一下而已,將葛爾泰和王世長分別提升為劉家軍的副軍長,鮑鐵等眾參將提升為師長級別的指揮官。唯一缺憾的是劉家軍缺少政委和參謀長兩位人選,好在劉銘祺的腦海裏初步已有人選,唯康襄城巡撫喻慶豐和東閣大學士王傑是也,隻不過王傑在他反京之時,仍被他派往各地清查官腐,未能帶出京城。
山海關守將的彭木真的家宅的書房內,臨時成了劉家軍高級將領的會議室,一張光亮寬長的檀木桌子擺在書房的中央,四周坐滿了臉色沉冷的將士們,大敵當前的危難局麵誰心裏都有數。
“劉軍長,眼前的戰局不容樂觀啊?蔡明瑞乃是大清有名的常勝將軍,此人能征善戰,頗有當年廉頗之勇,藺相如之謀。現已親率大軍駐紮在蜀錦鎮,虎視眈眈地盯著我軍的一舉一動,隨時都有可能對我軍發動攻擊。並且關外各城的大清餘黨還有六萬之眾,若是他們聯合起來兩麵夾擊同時攻打山海關,使我軍腹背受敵,倘若與之硬拚,怕不是上策吧!”副軍長王世長一把年紀卻是深思遠慮,當著各位將領的麵憂心忡忡地歎氣道。
“王軍長,你別漲了他人的威風,滅了咱們的銳氣。俺們劉軍長率軍三千便已經打敗八旗十萬大軍,一夜大破山海關六萬守軍,那場麵你是沒見到啊!殺得清兵是屁滾尿流,狼狽不堪。而現在我們手中八萬人馬,對付清兵的三十萬大軍更是不在話下,我看你是老糊塗了。”宋二虎撇著大嘴叉不服氣地反駁道。
“在下當然知道劉軍長的英勇謀略所向披靡之威,可是據本軍長派出的探子回報,蔡明瑞大軍武器裝備精良,並配有神威大將軍重炮五百門的,足矣將山海關夷為平地之勢。”副軍長王世長接著話頭道明厲害道。
“神威無敵大將軍”是鑄造的銅炮,炮口外徑275毫米,內徑110毫米,炮筒前細後粗,最粗處外徑345毫米,全長2480毫米,重達一噸。炮身中部有雙耳,炮尾呈球形。可裝藥2千克,鐵彈重207千克。炮膛內還有一枚實心炮彈,炮彈直徑90毫米,重2700克。炮車的轍有二尺寬,車軌寬六尺多。運送大炮的時候,每門炮要用12頭牛拉,比起當今的火炮來說,簡直就是垃圾,不過在大清卻被稱之為神。
話說鎮國大將軍的火器營不但是大清朝的守護神,而且更具有振國之威。當初大清康熙年間,國庫充實,鑄炮數量大增,種類繁多,當時的康熙皇帝也經常賜給炮“將軍”的封號,比如製勝將軍炮、威遠將軍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神威將軍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神功將軍炮等等,對其相當的青睞和重視,尤為厚愛。
特別是大軍出征,要在前一天推大炮到軍帳前,陳列犧牲供物獻酒於炮,領軍主帥還要親自向大炮三次揖拜。戰鬥獲勝,則為大炮披紅,以鼓吹迎之,然後上奏請賞給“將軍”封號;如果戰敗,大炮也要受到懲罰,少的打棍子一百或八十,多的要打八百至一千。
而今這支康熙年間的神威大炮放在鎮國將軍的手上可算是如虎添翼,無所不能了,怎能不為之心驚膽寒。
聞聽副軍長王世長所言,宋二虎聽得眉毛直跳,直言問道:“照王軍長這麼一說,好像他們天下無敵似的。大不了老子帶上一幹人馬用腦袋堵炮口,不信他有多厲害!”
聞聽宋二虎一席話,反將坐在主座上的劉銘祺給逗笑了,望了一眼信誓旦旦的宋二虎笑道:“宋師長,你當我這劉家軍的腦袋都是鐵球做的嘛?就算是有鐵球那麼硬,也根本擋不住那威力無窮的神威大炮啊!”
劉銘祺一開口,宋二虎方才規矩也很多,拍了拍腦袋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麼樣才成啊?要不?”一貫暴躁的宋二虎忽然話鋒一轉,語氣雖然平靜了下來,眼珠子卻忽地一下亮了起來,見其樣子,可能是琢磨出主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