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四十年前就入了仙門,在神機堡算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楊同門!請問……”劉銘琪快走幾步,追趕上楊誌,指著歐陽震明的雕像問道:“請問這個人厲害嗎?”

楊誌愣了一下,沒想到劉銘琪會問出這麼奇怪的問題,望了一眼雕像,笑道:“怎麼說呢!在這群雕像中,如果用厲害這個詞來比較,這位前輩算是上等吧!不過,這些雕像的主人都是踏入小仙門的弟子,引仙堂至今還無一人踏入大道。你看……”

楊誌忽然手一指,指著引仙堂門前,顯要位置立著的一個金色基座,道:“隻有踏入大道者,才有資格立於金基之上。隻可惜,引仙堂從成立至今,都無一人在此雕塑金身。”

楊同門的話,立即引起了周圍少年的注意,圍攏過來,想弄個清楚。

進入引仙堂,之後麵臨的,將是仙門的抉擇。仙門何其多,小道三千,多如牛毛,而大道唯有一條,那就是久負盛名的天庭學府。俗話被稱之為大仙門,而那些三千小仙門,就算是考核通過,日後要想修成正果,仍舊要前往天庭學府參加考核,通不過者,仍舊無法得大道成真仙。

襄陽城數千年來,至今無一人踏入大道,踏入三千小道者,也不足百人。可見修行之路,謂之浩淼。

聽完介紹,眾人的目光從楊誌的身上轉移到了那引仙堂前的金基之上,那高高聳立的金基至今無一金身雕塑,空落落數百年之久。

現場的氣氛不由得一冷,方才那傲嬌的少年,臉色漸漸恢複如初,不由多了一抹愧容。

茫茫幾千年,累累數萬人……窺視天道者,寥寥無幾……

在楊誌的帶領下,這群少年臨時安頓了下來,並飽飽地美餐了一頓。之後,重新換置了一身黃袍,胸前還多了一枚印章刺繡,上麵寫著“襄陽”兩個字,不知是寓意何為。

下午未時,少年們精神抖擻地跟著楊誌前往靜心齋麵見堂主項紫陽。

引仙堂,如皇宮寶殿一般。走了半個時辰,才算是來到了靜心齋。在這一段路程中,劉銘琪還看見了不少的藥房,以及忙碌的藥師們。

穿過廣場空地,登了數百階台階,才算停住腳步。眼前一個空中樓閣般的瓦屋,赫然出現在眼前。

“楊誌,拜見堂主!”楊同門上前幾步,站在房門前,恭恭敬敬地稟告道。

話音落地,吱呀一聲,兩扇房門自行打開。

“進來吧!”從裏麵傳來一聲蒼老之音。

“是!”

少年們魚貫進入,規規矩矩。

進屋後,一股肅嚴之氣迎麵撲來。

房屋很寬敞,各種古木打造的桌椅厚重古樸,甚至上麵都隱隱隱浮了一絲靈氣。

一個白袍老者坐在房中的矮台之上,看上去有幾百歲了,白眉白須垂於胸前,一頭白發披於腦後,一言不發,閉目養神。

直到少年們傻頭傻腦地等了片刻。白發老者才慢吞吞地睜開眼睛,掃了一眼眾人,微微開口道:“稍等片刻!楊誌,襄陽城推薦的百名內城子弟已到,去替老朽出迎一下!”

楊誌一彎腰,忙答應一聲,隨後健步離去。

沒一會,幾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笑著走了進來,身後一下子湧進來百名少年,從這些少年一身的打扮來看,就知道出身富貴。可能是來的匆忙,還未來得及置換黃袍。

他們與劉銘琪這些山裏的少年不同,這些都是出生在富貴人家的子弟,其父母在襄陽城中非官即貴。

“參見紫陽仙者!”為首的官人上去躬身道:“讓您久等了!”

白發老者點了點頭,聲若遊絲,卻如在耳邊響起:“無妨!郭城主,有勞了,請到後堂領取福祿!”

“是!謝仙者!”那中年男人連連點頭,其他官員緊隨其後。

房間裏頓時顯得擁擠起來,將近一百五十多個少年,肅立而靜,不敢多言。

顯然,那坐在矮台上的老者,威嚴之氣震懾全場。

方才那一身官服的人便是襄陽城城主郭世雄。一城之主,在引仙堂堂主項紫陽麵前,卻顯得卑躬屈膝,矮上一截,這就是凡人與仙人的差距。

“入大道者,站於前,入小道者,站於後!”項紫陽終於開口了。

項紫陽言簡意賅,說的極為明確。幸好臨來之前,劉銘琪等人從楊誌口中得知仙門之別。即便是三千大道,最終還是要歸於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