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光的第一反應就是盧川難道知道自己的身世了,隨後立即否定了這個念頭,這個消息目前隻有自己和家裏人知道,盧川應該還沒有這麼大的能耐探查到楊家的信息。
那麼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楊學光想起剛進辦公室來的時候,看見盧川的辦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金融雜誌,腦海裏立即想起媽媽說過的話,心裏漸漸地明白過來。
“盧書記,你覺得呢?”
盧川微微一怔,臉上肅穆的神情微微一僵,旋即又恢複正常,顯然他沒有想到楊學光居然敢反問起他來!
“你這小子,好大的膽子!”盧川嗬嗬一笑:“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並不是懷疑你的能力和論文的出處,而是有一件事情非常巧合,可以說因為你的這篇論文引出了一係列的事情!”
楊學光微微一愣,他聽媽媽說過文章上了內參,上了一本在國內很有聲望的經濟類刊物,在祁山縣政府向中華的辦公室裏看到的是一份很權威的報紙上也刊登了,就是剛才看到了那本雜誌。
不過是發表一篇論文而已,還引出一係列的事情,楊學光心道還能引發什麼事情,總不會真的有國家領導人關注了吧?
思慮及此,腦海裏突然靈光一閃,抬起頭看著盧川,眼神裏流露出一絲不可思議的神情來:“書記,不會是******真的有扶持西部經濟建設的意向了吧?”
盧川緩緩地點點頭,小夥子聰明得緊,就這麼幾句話就能推斷出來結論來,可見這小子的腦瓜子的確是聰明得緊。
前幾天他在京城開會的時候,總理胡漢青就跟他討論到川西發展的問題,川西該怎麼發展,路子該怎麼走,他的心裏其實都有本賬的,他正想著趁機跟總理獅子大開口,多為川西爭取點資金。
“行啦,看看吧,還是你們川西出能人呀,立足點高,事業開闊!”總理當時似乎很高興,言語中卻有一些苦澀,雖然國家政策的製定不能照顧到方方麵麵,不過被指出來還讓胡漢青這個總理有點難堪。
盧川記得,當時自己的心情是真有點擔心,真理大討論之後就很少有看到在各種雜誌刊物上批評國家政策的文章了,改革開放之後,這方麵已經漸漸的放開了言論,卻也很少有看到這種質疑的聲音。
總理上任之後就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他在上一屆就已經是******副總理,中央******的常委了,這一次被選舉為******總理也算是眾望所歸了,作為總理他自然有資格對國家建設發展的政策製定上提出他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胡漢青就任副總理的時候,當時的總理周曉陽身體不大好,基本上******的一些常務工作都是他在主持,因此,對於有人批評國家政策的製定過於傾向於東部南部,他的心裏自然有些不快。
不過,既然心裏有些不快,他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卻又很高興,這讓盧川有點不解,伸手接過總理手裏的雜誌一看,就在第一篇文章的導讀上看到了田在原教授的的簡單點評和對於作者的身份介紹。
仔細地閱讀完整篇文章,盧川心裏明白了為何總理心裏就算是有些不快,卻也很高興了,文章說得很中肯,而且其中提到的一些問題已經陸續產生,倘若全國各地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造成的問題會更嚴重。
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在減少對東部南部資金扶持力度的同時,加大對西部的財政扶持力度,同時在政策上予以照顧!
盧川越看越心驚,想不到治下還有這樣一位天才人物。
然後,總理就告訴盧川,黨中央和******也已經注意到了這些現象,想不到川西居然有個鎮長先一步提出問題,並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或許這裏麵有些疏漏,不夠完善,不過的確給******的政策製定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思路。
******要籌備一個西部開發調研小組,你們這位楊學光同誌眼光獨到,我看可以酌情提拔使用,我黨的用人原則從來都是能者上,不拘一格用人才!
盧川立即就明白了,國家這一次是真的開始重視西部的發展問題了,而這個西部開發調研小組隻是個臨時的調研機構,並沒有任何的編製職務之類,不過就算是******臨時地組成機構,卻也不是一個小小的科級就能加入進去的,更何況這個小科級幹部還隻是川西省的人,不是******的人!
盧川之所以問楊學光是不是在中央有人,倒不是他懷疑楊學光剽竊了別人的論文,而且這種消息更加不可能誰都能打聽得到,之所以這麼問楊學光,頗有點先聲奪人的味道,畢竟指責國家的經濟政策,若是沒有個強硬的後台,一般人是萬萬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