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方法看朝陽、沐晨光,經常跟大自然親密接觸(1 / 1)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化步伐也隨之加快,孩子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以前的玩泥巴、過家家到現在的一個人坐在家裏看電視,在網上玩遊戲。這種現象在90後、千禧後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這一代孩子都習慣了耳邊的車聲隆隆,習慣了灰色的天,習慣了一個人待在家裏的生活。注意力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到影響,這是時代大環境使然。

那麼,為什麼70後、80後中這種現象較少呢?因為這兩代人沒有處在現在化的牢籠之中,這兩代人的成長環境都是比較自然化的,沒有奧數班,也沒有吉他班,童年的記憶中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帶來的。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我們為了捉蝴蝶而忘了回家,為了看螞蟻搬家而全神貫注。就這樣,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與這兩代人相比,現在的孩子雖然接觸了很多的高科技,生活顯得更加舒適與安逸,但同時也給孩子的諸多能力造成了傷害,例如集中注意力。但是父母不可能讓孩子回到自己那個紅花綠草遍地的時代,那麼通過接觸大自然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

城市化的建設使得一些擁有原始自然風光的地區備受人們的青睞,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勝地。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這些旅遊勝地參觀,孩子在旅遊的過程中,不僅飽覽了美景,而且還學到了知識,同時旅遊勝地優美的景色、豐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著孩子,給孩子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可以刺激孩子大腦細胞,提高大腦興奮度,從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留連忘返”這個詞就是對提高注意力最好的詮釋。

“一天之計在於晨”,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人的大腦得到了充分的休息,這個時候起床晨跑可以喚醒大腦,使得大腦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同時,早上看日出也可以淨化人的心境和思想。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到公園晨跑,公園裏花草茂盛,由於花草的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也比較充足。而氧氣中的氧離子有助於提高大腦的功能,而且公園裏繁花似錦的場景也會讓孩子的視覺受到衝擊,腦細胞得到更新,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郊外有水,有樹木和花草,甚至還有一些小動物,多帶孩子到郊外散步可以讓孩子真切地接觸自然。而且那裏的空氣非常地新鮮,呼吸新鮮空氣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身體和大腦都得到更新。

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最新研究證明,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或在郊外散步都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和改善注意力。他們認為城市的喧囂和娛樂對人有刺激作用,會損耗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大自然則能讓人平靜和放鬆,並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該項目的負責人馬克教授說:“和自然界互動能產生類似閉目養神的效果。該研究證明了戶外活動能改進人的認知過程。”由此可見,多多接觸大自然對人認知能力的提高是多麼的重要。

孩子需要大自然,不隻是因為大自然是個玩耍的地方,更是因為它可以提供很多現代化給不了孩子的東西,比如更好的注意力習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大自然不僅在智育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在豐富兒童精神生活方麵也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孩子長久地困在鋼筋水泥中,就像一顆種子生長在水泥地上,缺少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成長環境,又如何期待這顆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呢?

因此,做父母的應該給孩子創造條件去感知自然,體會自然的美麗和樂趣,讓孩子在自然的懷抱中健康成長,養成提高注意力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