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聰明的孩子,因為上課時做小動作,聽講不專心,寫作業也拖拖拉拉,邊寫邊玩,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家長和老師如果管得嚴的話,成績立刻就上去了,而且考得很不錯,但是孩子一旦感到沒人約束,就又“重操舊業”了,這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很苦惱。這類孩子很聰明,你給他講道理吧,他都懂,但是就是不按照你說的去做,或者是隻做一時,過不了多久就又會回歸以前的狀態。
這類孩子的特點是聰明而且叛逆,因為聰明的頭腦,可以隨時拿出好成績來應對父母和老師的管教。但是又不願意去努力,大道理他懂,講多少都沒用,要說打罵他吧,他倒也沒做什麼很嚴重的錯事,即使成績差也差不到哪裏去,但是父母很擔心將來孩子遇到複雜的事情時會應付不來,所以希望改變現狀。
對於這樣比較聰明又難於管理的孩子,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讓孩子自然地集中注意力。
第一,用圍棋來培養注意力圍棋是中國人的獨創,裏麵蘊涵了很多深刻的哲理。19乘19共361個子位,下棋雙方各執一種顏色的棋子。下棋又被稱之為對弈,在古代也隻有一些王公貴族才會經常下棋,而且一般下得好會顯示出這個人比較聰明,可以說,圍棋是一種比較高深的學問。但是,因為它比較難掌握,而且一局的對弈時間又較長,所以在現代社會並不流行,隻有一些專業棋手才以此為生。為了讓這種文化流行起來,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圍棋培訓班。所以,建議父母把孩子送到培訓班裏去學習。
那麼,圍棋又和注意力以及學習有什麼關係呢?
由於每局的對弈時間都很長,孩子在下棋過程中就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對整個局勢有個很好的把握,這對孩子注意力的提高是個很好的鍛煉。時間久了可以避免孩子在聽課和做作業時走神和三心二意的毛病。
下棋時,除了需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外,還需要孩子認真對待每一步,因為一步棋沒下好就可能會導致滿盤皆輸。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就通過下棋糾正了孩子寫作業和學習過程中馬虎、粗心大意以及敷衍了事的習慣。
圍棋裏每一步棋之間都有著一定的聯係,上一步棋是為下一步棋做鋪墊的,孩子在下棋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每一步棋對整盤棋的影響,還要考慮到對手會做出哪些反應,以及自己應該怎樣應對。通過下棋可學會舉一反三的思考及邏輯推理和準確判斷,這對於學數學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圍棋裏有很多套路和基本的技巧,遇到什麼樣的局麵應該如何應對,孩子如果想贏就需要盡量對這些棋局熟記於心,通過複盤、背記定式或者對殘局的破解等記憶訓練後,可以顯著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