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青少年問題專家梅格·米克醫生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以及心理診療經驗,得出了一個結論:父親比任何其他人對奠定女兒的人生軌跡都重要得多,父親可以引導女兒如何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期避免出現偏失,從而成為女兒一生中真正的“靠山”!
正是看到了這樣的話,使我終於拿出時間來為寶貝女兒寫一點東西,以期能對她有所幫助。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幾年裏,作為爸爸,我一直都對女兒疼愛有加,盡自己所能讓女兒更加健康地成長並對生活懷有熱情。但在寫這本書時我有了更為強烈的念頭——趁女兒還未長大,要和她多待在一起。青山常在,白雲常有,但孩子的少年時期卻是我們一生中逝之不再的風景。
無論孩子的出生是偶然還是必然,是蓄謀已久還是不期而至,父母都曾像迎接國家元首一樣,在南窗前高懸“萬國旗”;因為孩子的到來,家裏的每一個房間都洋溢著一種滲透生命力的哭聲;因為孩子的到來,再優雅紳士的父母也會變得慌亂不堪;因為孩子的到來,家中影集的扉頁被她嶄新的笑容全部占領……
毫無疑問,這便是愛的綿延。
在這綿延之間,女兒潛移默化地成長著,但也是疾風暴雨地成長著。就在那麼不經意的一天,我突然發現她竟然不再問我那些傻傻的問題,這當然值得高興,但也有淡淡的憂傷,因為彼時我正因女兒而童心豐滿。我實在想不出來,就在我把她向上一拋一接的工夫,她怎麼就撒開腳丫子跑向遠方了……
所以,我得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我所有的生命體驗都與孩子分享,或許不一定能成為她的榜樣,但哪怕成為反麵教材也好,也算是爸爸對女兒的一個忠告。可就在我創作這本書的時間裏,女兒依舊飛快地生長著、變化著,以至於我將內容刪改了一次又一次,以便最適合、最貼切,但在最後成稿時還是不免留下遺憾,因為女兒成長之快讓我始料不及。
不管怎樣,我使勁抓住了一些重點:趁女兒還未長大,最重要的是讓她學會熱愛生活;讓她學著自己理事,哪怕隻是洗一方手帕,亦或是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憤怒,自己做了總比依賴他人要好;讓她先了解男生,這樣在愛情的道路上,才能找到與自己最相配的另一隻翅膀,女兒才會真正幸福;讓她懂得如何麵對挫折和委屈,人生畢竟不止是坦途,有些艱難的日子,即使父親也可能無法給予安慰。
……
我極盡所能地將所有能夠告訴女兒的話都說了出來,雖然鍵盤上的手指有些辛苦,但過程我卻很是享受。因為在我邊寫邊回憶的過程中,我似乎又回到了自己年少輕狂的時代,似乎又把女兒舉過頭頂看她笑個不停,似乎又牽了她的小手在放學的路上……
一切已然成為過去,女兒也已步入青春,但趁女兒還未長大的最後幾年,我要做的就是時常陪伴女兒,帶她去爬山,感受山風的粗糲與渾厚;帶她去玩水,聞聞清澈和溫馨的味道;帶她看雲、看霧、看日出、看暮野,看一切自然衍生的東西……讓女兒明白,不矯飾、不畏懼、不莽撞、不慌亂、不懶惰才是人生的大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