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國有企業經營管理
企業文化
作者:張玉新
摘要:企業文化作為新型企業管理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和科技不斷創新的趨勢下,加快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國關於企業文化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仍然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所以,必須重視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促進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本文論述了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加強文化建設的策略,以期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管理
企業文化是企業經過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慢慢形成的有關企業宗旨、企業理念、企業願景和企業精神的內容,是企業無形的財富。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在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沒有文化精神的企業就像在黑暗中行駛的船隻,沒有希望,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所以企業應該重視文化的建設,增強文化對企業的促進力量。因為在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的凝聚力和激勵作用是物質利益無可比擬的。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管理勢在必行。
一、企業文化和國有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
不同的學者對企業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對企業文化內涵的理解基本達成了共識。所謂企業文化是企業和員工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進行生產經營和改革實踐的活動形成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想作風和共同理想,是企業個性化的行為和理念的體現。其特征主要有:(一)企業文化不是實質的物質載體和明確的規章製度,而是企業及其員工在日常工作和生產中表現出的習慣性行為和潛意識行為[1],包括企業的價值觀、理念等,具有軟件性。(二)企業文化是企業個性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的綜合,它以企業規章製度的形式明確表現出來,對企業全體員工就有強製性功能,使得企業文化有了整體性。(三)企業文化是長期形成的,企業和員工的日常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一旦形成文化的部分就會相對穩定下來,但同時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因為企業文化會隨著企業所處的環境變化而不斷改變,因此,企業文化在發展過程也表現出漸變性。
(二)國有企業文化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製度文化的三個層麵。精神文化指的是國有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受國有企業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形成的獨特的精神思想和文化觀念,屬於國有企業的文化核心。物質文化是指國有企業在生產與經營活動中所創造出的產品、服務等物質載體所形成的文化統稱,是國有企業文化的載體,也是國有企業精神文化和製度文化形成的必要條件。製度文化主要是指國有企業約束、規範全體員工行為的製度性載體文化,是企業和員工在生產和工作中必須遵守的強製性規章製度[2]。
二、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中國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起步較晚,理論水平較低。一些企業的文化建設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忽視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現今,大多數國有企業致力於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提升企業效益、注重產品的更新換代、引進開發新技術和開發拓展市場,而認為企業文化是務虛的表現,沒有將企業文化建設提上日常工作安排。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者沒有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也不了解企業文化的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沒有文化的企業改革無法持續長久發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