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胎教方法(1 / 1)

胎教要與情趣相結合

科學家經常告誡人們,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要適當豐富人們的精神活動。例如聽音樂、看書、讀詩、旅遊或欣賞美術作品等,這些美好的情趣有利於調節情緒、增進健康、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對下一代也是非常重要的。

科學家們還發現,廣泛的情趣對改善大腦功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樂隊指揮、畫家、書法家等生活情趣較豐富的人,他們之所以具有創造力,與他們經常交替動用大腦在左、右半球,促進左、右大腦的平衡,提高大腦的功能有關。因此母親的生活情趣無疑對胎兒大腦左、右半球的均衡發育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胎教要與行為相結合

行為也是一種語言,隻不過它是一種不說話的語言。孕婦的行為通過信息傳遞可以影響到胎兒。

我國古人在這方麵就早有論述。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內就應該接受母親言行的感化,因此要求婦女在懷胎時就應該清心養性、守禮儀、循規蹈矩、品行端正,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

時至今日,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但我國的古代胎教學說卻一直被中外學者所重視,他們經過長期的研究實踐,證明了我國古代胎教理論是有科學性的。

就在幾年前,華盛頓大學醫院的精神病科醫生羅伯·克洛寧格經過大量的調查提出一份報告,認為如果父母是罪犯,出生後的男孩即使給別人哺養,成長後比起親生父母不是罪犯的人來,犯罪的可能要大出4倍之多;美國南加裏福尼亞大學一位心理學家梅迪尼克專門研究犯罪和家庭成員的關係。他研究了1447名丹麥男性,發現這批人中如果父母是經濟犯罪分子,那麼孩子成為經濟罪犯的可能性達到20%~24.5%,如果父母是清白公民,那麼這個比率將下降為13.5%。

從以上事例說明,父母尤其是孕婦行為的好與壞,會對胎兒乃至其一生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

胎教要與美學相結合

美學培養也是胎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音樂美學、形體美學和大自然美學三部分。

音樂美學

是對胎兒進行音樂美學的培養,可以通過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這兩種途徑來實現。

心理作用方麵,音樂能使孕婦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從而使其情緒達到最佳狀態,並傳遞給腹中的胎兒,使其深受感染。同時安靜、悠閑的音樂節奏可給胎兒創造一個平靜的環境。使躁動不安的胎兒安靜下來,使他意識到世界是多麼和諧,多麼美好。

在生理方麵,悅耳動人的音響效果能激起母親植物神經係統的活動,使胎盤的血液成分發生變化,有利於胎兒健康的化學成分增多,從而激發胎兒大腦及各係統的功能活動,來感受母親對他的刺激(教育)。

形體美學

主要指孕婦本人的氣質。首先孕婦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高雅的情趣,知識廣博,舉止文雅,具有內在的美。其次是顏色明快、合適得體的孕婦裝束。

大自然美學

孕婦多到大自然中去飽覽美麗的景色,可以促進胎兒大腦細胞和神經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