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影響力很大的專業學術論壇,經常有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到這裏高談闊論。論壇的一位工作人員注意到在論壇上每當發生激烈的爭吵時,一名勤雜工就會放下手中的掃帚專注地觀看專家之間的爭吵。工作人員走到勤雜工麵前,問道:“你聽得懂他們在爭吵什麼嗎?”勤雜工撓著頭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從來都沒有聽懂過他們所說的任何一句話。”工作人員無意再和這個無知的勤雜工多費口舌,他用輕蔑的口吻對勤雜工說道:“這是學者論壇,不是一名勤雜工能夠關注的。你不要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勤雜工很不服氣地回敬道:“你能聽得懂他們談論的內容,卻未必知道誰對誰錯;他們所談論的話語我雖然聽不懂,卻能夠判別出誰對誰錯,你看台上兩位正在爭吵的先生,這次錯的一定是那位身穿黑色西服的先生。”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那位身穿黑色西服的專家就狼狽地敗下陣來,工作人員特別驚訝,他抑製不住強烈的好奇心,問道:“你是根據什麼提前判斷出專家們的對錯的呢?”“這很簡單,”勤雜工邊涮拖把邊輕描淡寫地回答道,“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誰最先發脾氣,誰的觀點肯定就是錯誤的。”
高情商的孩子這樣做
最複雜的問題往往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勤雜工無疑是智慧的。他對事情的判斷很獨到:辯論的雙方,誰最先發脾氣,誰的觀點肯定就是錯誤的。從這句話中也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那就是最先發脾氣的一方肯定是對自己的論斷信心不足;而有信心的一方往往會心平氣和地去說服對方,因為他對自己的論斷有信心。事實上如果你想要說服對方,最根本的在於你的觀點是否正確,而不在於你對對方發多大火。
高情商的父母這樣做
孩子有時候會為了一些問題而與同學爭執不下,甚至發展到相互攻擊,這對孩子的人際關係十分不利。對於一般問題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時候這種觀點是難以區分對錯的。孩子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說服對方,而言辭激烈或大發脾氣。如果自己的孩子有這種習慣,父母一定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教會孩子控製自己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