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準備上京(1 / 2)

時間在消失,人也在變化,隨著時間的消失,轉眼之間陳克龍從一個小孩成長為一個風流倜儻的青年人,十三年的時間轉瞬間便消失在了身後。在這十三年中,陳克龍經曆了太多的事情,自己也懂的了不少知識,也學會了不少的社會經驗。

在這十三年中,恐怕最傷悲的事情就是母親的離去。雖然此時父親已經有了兩房妾室,後來在征求他的意見後,又娶了一個正房,而且那個姨娘對他也是視為己出,家裏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會先征求下陳天豐的意見,而且對於陳克龍的看法,雖然陳天豐一再申明,家庭上的事情,不必請示,但是對於這點陳克龍的姨娘似乎並不打算聽老爺的話。隨後的幾年中,因為姨娘井井有條的管理,加上陳克龍的建議,陳家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陳克龍提出建立家族船隊的建議,更是讓陳家日進萬金,也讓陳天豐不再小看自己的這個長子。不過最讓徐天豐高興的是,自己後娶的這個老婆居然還為自己生了兩兒一女,分別取名:克虎,克豹和克鳳。陳天豐此時也已經接掌了家族的大權,成為了陳氏家族的第十三代族長。不過隨後因為陳克龍的讀書問題,陳天豐將自己的住處從石井鎮又搬回了縣城之中,這樣陳克龍又得以認識了不少的朋友。

此時一切似乎都是風調雨順,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看著一天天長大的陳克龍,此時的陳天豐開始尋思著要到京城去一趟,也就是為了當初自己與柳士成所達成的婚姻協定,因為在陳克龍出生後不久,在京城已經出任翰林院典薄的柳士成便來信告之徐天豐說自己夫人當時所生為一閨女,並且願意按照約定,與陳天豐結為秦晉之好。對於此陳天豐也是十分的高興,當時便立即寫好回信後,便差人送到京城,隨信還送上了一些禮物,以表達自己的心情。

這天無事,陳天豐正在客廳上就去京城一事與夫人陳王氏商量著,見老爺要去京城,徐王氏便開口說到:“老爺不知道,你這次去京城,所為何事,時間多長。此時已是春末,是否需要為老爺準備夏衣。”

聽到這裏,徐天豐笑了下說到:“夫人,這次去估計時間應該會半月以上,夏衣就麻煩夫人給我預備一兩件便是,因為這次是為了我兒克龍的婚事前往,所以在銀兩方麵,還望夫人多多預備點才是。”

聽見老爺這麼說,陳王氏就是一驚,然後麵帶喜色的問到:“老爺曾在京城為官,賤內也知道一些,隻是不知道這門親事是從那裏來的,我兒克龍居然能被京城的大家閨秀看上,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喜事啊。”

見自己的夫人這麼說,陳天豐便將事情的前因後果都大致的說了下後,夫人陳王氏這才點頭問到:“不知道現在這位柳大人官居何職,位列幾品。自從我嫁過來後,似乎並沒有見老爺怎麼和他們來往啊,此時貿然前往似乎有些不妥,我覺得還是去信先探下情況再去也不遲啊,不知道老爺以為如何?”

“夫人這麼說,似乎有些不妥,想我那兄弟也是知書答禮之人,怎會言而無信,做出此等出爾反爾之事呢?再說了,這趟帶克龍我兒不光光是為了提親之事,我兒年紀不小了,也該是讓他見見世麵,長見識的時候了,此事我意已決,夫人不必再要多言。女人似乎都有些頭發長見識短。”說著陳天豐很是不悅的離開了客廳,根本不給陳王氏再辯解的機會,見到此,陳王氏不再多說,隻是看著陳天豐離開後,便朝後堂走去。

而此時的陳克龍正在朋友家中就明年的鄉試與自己的那些朋友進行著激烈的辯論,雖然彼此之間語言有些激烈,但是大家對於此似乎並不放在心上,大家都知道此時的爭論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而且此種爭論似乎經常在他們之間有,所以大家都習以為常,並不覺得驚訝,隻不過這次似乎和以前的爭論結果一樣,雖然每一個人都想極力說服對方,但是每一個似乎都無法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表明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所以這樣的爭論到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沒有結果,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看著時間不早了,於是陳克龍便說到:“諸位,今天的爭論似乎也該到此結束了,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家了。”

聽到此,作為東家的劉學斌似乎對於徐克龍的意思有些不滿的說到:“克龍兄,此話似乎有些瞧不起在下,你我現在辯論正是高潮之時,此時兄長卻突然提出要走,似乎有些不托,難不成是因為怕小弟家無法提供兄長的住宿和吃飯之所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