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於選擇。天才之所以成為了天才,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蔡誌忠是名播世界的台灣漫畫家,他的《自然的簫聲——莊子說》等漫畫集開創了中國古籍漫畫的先河,他的諸多作品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讀者,他創辦的遠東卡通公司在卡通界享有盛譽。蔡誌忠的作品以其富含哲理和獨具一格而受到廣大讀者包括中小學生讀者的歡迎。蔡誌忠在成功的路上凝聚著父母的心血。
蔡誌忠的父親是一位民間書法家。他的書法在當地赫赫有名,鋼筆字蒼勁有力,毛筆字行雲流水,逢年過節,來求字的人絡繹不絕。按一般農村人的觀念,父親能寫一手好字,子女不跟著學點實在可惜,但蔡家孩子包括蔡誌忠似乎對書法一點也不感興趣,父親也沒有逼子女學書法。父親甚至還常常對蔡誌忠談起,能寫一手好字並不能證明自己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蔡誌忠小的時候,父親從未與他認真談過有關誌向的問題,更說不上指導蔡誌忠立什麼遠大誌向了。
蔡誌忠從小就喜歡看漫畫書,總是想方設法地攢錢買書。那時候,蔡誌忠向父親要點零錢感到很為難,心裏怕呀!他常常小聲對父親說:“阿爸,給一毛零花錢吧!”但父親常常給他兩毛錢。
在蔡誌忠的父親看來,孩子應該有點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隻要不亂花就行。蔡誌忠童年時,向父親要零花錢,總“隻要”一毛錢,但父親總會多給。父親對蔡誌忠的慈愛之情溢於言表。
在蔡誌忠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把主動權讓給孩子,父親相信孩子的選擇是對的,鼓勵他走自己的路。
蔡誌忠小學畢業後,成了全校唯一考上第一誌願——彰化中學的學生。這下可把父親給樂壞了,似乎比蔡誌忠還興奮。父親特地給兒子買了一個大書包,在上麵用毛筆欣然寫下“彰化中學”4個字——這恐怕是蔡誌忠的父親一生中難得的得意之作了。
父親明白蔡誌忠的成績來之不易,他也相信兒子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
蔡誌忠剛上彰化中學時,正趕上學校改建,每天隻上半天課。這下可好,蔡誌忠像脫韁的野馬,奔向多姿多彩的漫畫園地,在漫畫世界裏自由自在地遨遊。他一有空就直撲漫畫書店,一看就是大半天。回到家裏,不是看漫畫,就是自己畫漫畫,甚至在學校裏,竟邊上課邊畫漫畫。由於精力未用在學習上,結果學習成績嚴重下降,出現了幾門功課不及格,蔡誌忠遭到了留級的懲罰。這應該是蔡誌忠遭受的第一次大挫折了。父親當然非常失望了,免不了責罵他幾句。但是蔡誌忠的父親並沒有終日緊盯著兒子,逼迫蔡誌忠必須專心讀書。父親也明白誌忠不是沒有資質,隻是對漫畫太癡迷,妨礙了他的學業。
按常理而言,作為父母,這時候一定會把兒子的漫畫書全部沒收,並禁止其畫漫畫。但蔡誌忠的父親沒有采取這種強權的方式,而是在生氣之餘采用靜觀的態度,他隻是希望兒子在學業上稍微多用點功罷了。留級後,蔡誌忠曾決心拿出小學讀書時的拚勁來。但是漫畫就像一塊多彩的磁石牢牢吸引住他,從漫畫中得到樂趣,掩蓋了作業好壞的困擾。
小學時他常常照漫畫書格式鋪陳故事,裝訂成冊,在小朋友中間傳閱。上了中學,蔡誌忠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也嚐試自編腳本,畫成作品,投到台北出版社,獲得采用的幾率竟很高。就在知道要留級的那年暑假,台北一家漫畫出版社寫信給蔡誌忠,邀請他去給他們畫漫畫。當時對蔡誌忠而言,在漫畫與學業間做抉擇並不痛苦,因為漫畫簡直就是他的生命。但父親……是否會答應他放棄學業呢?蔡誌忠心裏沒底。
那天晚上,蔡誌忠的父親像平常一樣,坐在藤椅上看報。蔡誌忠忐忑不安地走到父親身後,輕聲說:“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畫漫畫。”父親沒有回頭,邊看報邊問蔡誌忠:“有工作了嗎?”“有了!”“那就去吧!”父親說完,繼續看他的報紙,蔡誌忠也沒走到他的麵前多說什麼,而是默默地走開了。或許,蔡誌忠和他父親都未曾想到,這短短的10來秒鍾的對話,竟決定了蔡誌忠一生的漫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