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生活習慣一經形成,如不及時加以糾正,重複出現一次便是一次強化,慢慢便會成為極難改變的惡習。這不僅會妨礙孩子的正常學習,還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兒童時代形成的不良習慣,如不及時糾正,到了成年再想去改變就非常難了。不良習慣會給人一生帶來許多不利,不僅妨礙工作和生活,還會損害人的形象。孩子年齡尚小,可塑性大,是培養良好習慣的好時機,也是糾正不良習慣的好時機。不良生活習慣對孩子成才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1.不良習慣使精力分散,學習受幹擾
有著好吃懶做、濫用化妝品、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入迷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孩子,他們不可能有心思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因為他們沒有心思學習,因此多數是學業上的落伍者。
2.身體受損害,精神不振奮
兒童身體發育是有規律的,可是有睡懶覺、挑食等不良習慣的孩子卻根本不顧身體發育的需要,隨心所欲。身體素質差,精神就萎靡不振,煩惱和失望時時相伴,貪睡症、焦慮症等便隨之而來。
3.生活能力脆弱,經不起風雨
人生道路是不平坦的,生活中並非都是歌聲與微笑。如果小時候得不到克服各種困難的鍛煉,將來脫離父母的保護後就會感到事事不如意,到處是麻煩,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請參考如下建議:
1.幫助孩子深刻認識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
一般地說,有不良生活習慣的孩子都沒有正確的生活價值觀,他們覺得生活就是享樂,怎樣舒服、快活就怎麼樣做。為此家長要注意用生動、具體的事例說明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真正打動孩子的心靈。
2.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製止孩子的錯誤行為
不良生活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反複地出現。為此,家長應該采取一些具體的措施來幫助他們克服。讓有嚴重不良生活習慣的孩子到較艱苦的地方去鍛煉,更換其居住、生活的條件,也能促使他改掉壞習慣。
3.通過製定家規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兒童時期孩子的自我控製能力較弱,有的已經改正的壞習慣還可能再犯。為了鞏固孩子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所取得的成績,促使其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進步,可以製定一些家庭生活規範,使孩子的行為有所約束。家規的規定要發揚民主,由全家人討論製定,對孩子既要有約束作用,又要符合實際情況,使孩子經過努力可以做到。家規製定出來以後,一定要嚴格執行,定期總結;還要在執行家規的同時,改善家庭的軟環境,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