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微拚車的共享之道(1 / 2)

微微拚車的共享之道

封麵故事

作者:李薇

6月5日,公益電影《順風車》即將全國公映。在主演的名單中,排在明星藝人王珞丹、趙普、王凱等演藝明星之前的男一號名叫“王永”。

王永是誰?

他並不是一名藝人,是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更為人知曉——順風車發起人,堅持17年開私家車風雨無阻免費搭載過萬名路人。《順風車》就是根據他的公益事跡改編,而王永也是完全本色出演。

如今,除了以上的身份,王永還多了一個身份——微微拚車創始人、董事長。2014年4月,王永創立微微拚車,搭建團隊研發拚車軟件,公益行為正式成為王永事業的一部分。

在王永組建微微拚車的同時,另一個下定決心創業的“80後”蒲繁強也把目光鎖定在了拚車軟件上。2014年8月,蒲繁強與王永見麵深談後便決定辭去金山軟件市場總監的高薪職位與王永一同創業。

微微拚車首款產品2014年10月上線,不到半年時間,日均訂單接近2萬,擁有百萬用戶及十幾萬車主。“汽車互聯網市場正在被創業企業所顛覆。”微微拚車聯合創始人、CEO蒲繁強表示,“微微拚車也將扮演自己的角色 。”

本色創業

多少個早晨,在北京回龍觀公交車站,王永開著他的奔馳轎車停靠在一邊,搖下車窗大聲地招呼等公車的路人:“誰去馬甸、雙安?搭車,不要錢!”了解他的人會很快坐上他的車,但更多的路人是用疑惑的眼神表示對他的拒絕。

不過,拚車軟件的到來驅散了這種冷漠和隔閡。

與在北京的普通上班族一樣,盧楠每個工作日早晚駕車來往通州北苑與中關村,一天的行駛距離大概為70公裏,油費加高速費就得超過50元。此外,每天兩個多小時的駕駛枯燥乏味,遭遇堵車更是如此。

兩個月前,盧楠發現了一款名叫“微微拚車”的軟件,並申請成為微微拚車的一名車主。如今,盧楠隻需通過這款App,就能帶上順路的乘客分攤油費,還能與乘客聊聊天,消除開車時的無聊與疲勞。

“我算了算,這一個月下來,幾乎不用我自己掏油費了。”盧楠表示,“通過拚車,我還認識了幾個聊得來的新朋友,大家都喜歡足球,我們還相約一起去看國安隊的比賽。”

除了車主,拚車軟件的用戶也把其視為出行的“法寶”。

“往返機場最便宜的不再是大巴和快軌,是拚車軟件。隻要25元!感動到哭!”經常出差的王磊在第一次使用了微微拚車後忍不住把感想寫給了朋友圈。王磊家住回龍觀,出租車去機場的費用從未下過100元。

盧楠、王磊這樣的普通工薪族,既享受了拚車軟件帶來的實惠和便捷,還能通過微微拚車這樣的平台進行社交。微微拚車折射出移動互聯對人們日常出行帶來的改變。

事實上,在許多人來看,微微拚車就是王永的一次本色創業。

“他是公益順風車的活動發起人之一,自己從事公益拚車有10多年時間,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基礎及社會影響力。”蒲繁強表示,“很多拚車的同行也認為,王永的公益事跡在政策上對拚車市場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