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媽媽是男孩最好的老師,那麼你該如何當好這個老師呢?首先,你要明白,這個老師的含義不僅僅是進行學習上的指導,還包括從成長到成熟再到成功的人生教育。首先媽媽要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關愛不溺愛,撫養而不嬌慣,用最理智的方式去養育男孩,用最聰明的辦法去教育男孩,千萬不要做大包大攬,事無巨細地替他做事,溫室裏養不出最美麗的花朵,保姆式的媽媽教不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1.媽媽要了解男孩的性格
作為媽媽,你了解兒子的性格嗎?兒子放學回家後,是靜靜地回到房間裏去做作業,還是跟在你的屁股後麵沒完沒了地說個不停?家裏來了客人,兒子是熱情地招待,還是縮回自己的房間裏不出來?與別的孩子接觸時,兒子是主動大方,還是扭扭捏捏地放不開自己?其實,這些都是男孩性格的不同表現。
我國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說法,媽媽的教育方式就應該不同。
作為媽媽,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材。然而,總有媽媽抱怨教育男孩太操心,持有這類觀點的媽媽應該反省了,你真正了解男孩嗎?你的教育方式適合男孩嗎?如果媽媽真正做到因人施教,教育男孩真的有那麼難嗎?下麵,我們就一同來看看,媽媽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因人施教。
媽媽應了解男孩的性格。所謂“性格”是一種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麵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如優柔寡斷、剛強、懦弱等,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性格是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但性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性格和氣質一樣,也有一定的可塑性。媽媽在判別男孩的性格時一定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一時性的、偶然性的表現不能被認定為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征,隻有那些經常性的、帶有本質性的表現才能被認定為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征。提到因人施教,很多媽媽都認為,因人施教就是個別教育。其實個別教育並不等於因人施教。道理很簡單,每個媽媽對男孩的教育都是一對一的個別教育,但是這種教育卻並不一定適合男孩。所以因人施教在本質上講,並不在於采取什麼樣的形式,而在於這種教育方式是否適合於男孩。
第一,活潑型男孩的養育方法——不要過分溺愛。
亮亮生來天真活潑,聰明伶俐,老師和鄰居們都很喜歡他。但是,亮亮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太活躍了,總是坐不住,媽媽經常懷疑他是不是得了“多動症”。一天,亮亮媽媽的同事搬了新家,媽媽帶亮亮一起前往祝賀。讓媽媽沒想到的是,到了朋友家,亮亮仍然像在自己家似的四處亂竄,一點也不知道收斂,不一會兒,便把同事家的新花瓶打碎了。同事礙於情麵,並沒有責備亮亮,但是亮亮媽媽總是覺得心裏過意不去。亮亮屬於典型的活潑型性格,這種男孩的特點是好動不好靜。這類男孩思維活躍、反應靈敏,自我表現欲和交往能力也很強,即使麵對很多陌生人,他們也敢大膽地說話和做自己的事情。但是這種類型的男孩自控能力極差,常常會出現闖禍的現象。對於活躍型的孩子,如果媽媽過分地溺愛他,完全順著他的性子來,那麼,這樣的男孩長大後,就有可能會目空一切、無所顧忌、為所欲為。因此,如果這種類型的男孩闖了禍,媽媽應該及時教育,並采取相應措施,讓孩子及時糾正。如故事中的亮亮,媽媽就應該讓他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隻花瓶,親自送到同事家,並真誠地向人家道歉,這樣亮亮才能嚐到闖禍的滋味,進而收斂自己的行為。另外,這樣做還能使他從小就具有責任感。
第二,靦腆型男孩的養育方法——不要過於心急。
虎子上一年級了,但是讓媽媽一直很著急的是,他總是很靦腆,不會主動和老師與同學們講話,家裏來了客人就會躲進自己的房間。有時,他心裏有事情,寧可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不去解決,也不和媽媽講。靦腆型性格的男孩比較穩重,做事不易出差錯,專注力強,聽話,但他們不愛交往,自我表現欲不強,不願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對於這類性格的男孩,媽媽不要為他們的不活躍而過分心急。因為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或適宜的氛圍,才能適應新的環境、新的事物。這種類型的孩子性情溫順,“節奏”慢,若家長迫使他提前活躍起來,他們就會感到心裏不踏實,有時還會因信心不足而徘徊不前。對於靦腆型性格的男孩,媽媽最好用表揚和鼓勵法讓他們去做事情。以故事中的虎子為例,媽媽可以經常找機會表揚他,如“今天樓下的王叔叔誇獎你了,說你主動跟他打招呼,是個懂事的好孩子”、“虎子長大了,知道給客人拿水果了”等等。另外,媽媽一定要試著與這種類型的男孩溝通,因為把一切事情都裝在心裏,將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媽媽可以這樣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虎子,今天班上有什麼事情發生嗎?”“你有什麼看法呢?”當溝通成為一種習慣,孩子就會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