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媽媽要做男孩的第一個貴人(3)(1 / 3)

男孩常“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幹”,吃完飯後,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孩子也許就不敢嚐試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長冷靜下來說:“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廚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鬆了,不僅喜歡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幹其他家務。因此隻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揚,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告訴他如何改進,這樣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第四,對男孩的表揚最好在事後。

表揚最好在良好行為之後進行,而不是事先許諾,從而增強兒童良好行為發生的自覺性。

7.男孩不喜歡遲到的表揚

很多媽媽都有這種困惑:我們已經意識到應多表揚、鼓勵男孩,但發現收效甚微,我們的表揚是否不得法?有時表揚男孩,他會變得開心懂事;有時明明得到獎勵或肯定,他卻悶悶不樂;有時更是會在表揚後驕傲地翹起尾巴,甚至順杆就爬講價錢,向家長提的要求一個比一個高。首先,應該肯定的是:表揚好行為有利於男孩的健康成長,但是表揚也是一門藝術。怎樣才能使表揚更有效呢?希望下麵的觀點能給媽媽們帶來一些啟發和參考。

表揚不可吝嗇,尤其是對年齡小的男孩,媽媽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認為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表揚的。其實,對於年齡小的男孩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驚天動地的成績就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因此隻要有助於培養男孩良好的習慣,增強自信心,媽媽就要慷慨地給予表揚,年齡愈小表揚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媽媽平時看到男孩的優點,看到男孩的點滴進步,要及時地進行表揚,肯定他們的成功之處,使他們產生一種即時成功感,享受一種成功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把每件事情都幹好。如果不切實際地誇張,男孩容易產生一種飄飄然的感覺,久而久之,男孩驕氣十足,就沒有一點童心可言了。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男孩的一切活動都希望得到家長或他人的認可,承認和讚許對他的進步是十分重要的。男孩做了某件事情後,立即得到認可,以後再次遇到相似情景,男孩就很容易做出同樣的行為,以期再次得到認可。因此,表揚得當可以促進男孩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這也就是心理學中的“正強化”。

表揚時機不同,對男孩的行為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生活中男孩“難表揚”的情況,常常在於媽媽沒有把握好對男孩獎勵的恰當時機,反而導致男孩出現不恰當的行為,所以媽媽應善於發現男孩的每一點進步和成績,並及時用不同的形式加以肯定。我們建議媽媽對待孩子的成績或進步還應多以表揚鼓勵為主,因為隻有男孩有了小成功意識,他才有可能去獲取大成功,家長過多的物質獎勵隻會把男孩帶入一種誤區,時間一久,他忽視了自己的進步,片麵去追求獎勵什麼東西,而且容易滋生攀比心理。

給男孩預定的期望。事先向孩子明確傳達家長期望的行為是什麼。比如“媽媽希望你玩過遊戲後,自己把玩具收拾起來,這樣才是愛整潔的孩子。”“你要學會自己裝書包,這是一年級小學生應該做的。”知道某些行為會獲得媽媽的喜愛和大家的歡迎,男孩就會產生做出良好行為的動力。

媽媽的表揚要注意時效性和針對性。男孩的良好行為一經發生,就要及時肯定,時間越早,效果越好。例如兒子主動掃地了,媽媽要及時肯定。表揚不等於亂戴高帽,一定要有針對性,讓兒子明白原因,如“你一定花了不少時間和心血做這件事,真棒!”“好兒子,媽媽今天很累,你幫忙洗碗,媽媽可以休息一下了!”這樣的表揚表明媽媽欣賞兒子的努力嚐試,還鼓勵他繼續努力,而不僅僅著眼於成果。

媽媽對男孩的表揚要采取合適的方式。對男孩的表揚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質的,還可以是兩者的相互結合。但媽媽首先必須了解男孩希望得到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對於過分的要求則要指出其不合理性,並果斷拒絕。媽媽要發自內心地表揚男孩的良好行為,如“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可用肢體語言傳達對男孩的支持和肯定,有時候一個吻、一個微笑就是男孩最想得到的珍貴褒獎。

8.給男孩一個“另類獎勵”

麵對男孩成績差或不愛學習,許多媽媽沉不住氣:“不爭氣”、“沒出息”,“枉費了家長的一片苦心”,進而推論出孩子“太笨”、“沒有希望”,甚至惡語相譏,拳腳相加,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這樣,不但無助於男孩成績的提高,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許多媽媽常常對男孩的種種問題感到束手無策,能想的辦法都想到了,能做的事都做了。這些媽媽僅僅將問題簡單歸結為男孩不愛學習,不願學習,男孩沒有上進心,所以她們似乎用了許多方法,也未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