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4)(1 / 3)

五,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媽媽需要為孩子購買、訂閱適合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但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為防止“走馬觀花”,父母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

9.激發男孩的讀書興趣

興趣是閱讀的原動力。男孩對閱讀有興趣,才能喜愛讀書。

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增加孩子的知識、增進男孩的專注力、更能讓男孩有創造及思考的空間。很多媽媽非常希望男孩能喜歡讀書,但是卻時常碰到一些問題,比如有的男孩看書不到3分鍾就跑走了。比如,有的男孩不喜歡看書隻愛玩積木。男孩到底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呢?教育專家指出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兒童閱讀麵臨的挑戰。與大眾傳媒的廣泛接觸,讀寫時代與視聽時代的衝突。家裏整天開著電視機,每天花上3個小時看電視的兒童都不喜歡看書,即使看,也多是看連環畫、日本卡通漫畫。事實上,動感的電視節目的確比圖書更具吸引力。相當多的成年人看不懂卡通,孩子們卻一看就懂一看就入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因也明擺著,成年人在讀寫的時代長大,孩子在視聽的時代長大,文化的傳播方式與接受方式都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過去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倒過來了,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近年,圖書更多了一個競爭者——計算機。很多父母都認為計算機是孩子一個重要的學習、謀生媒介,認為應該一早就讓孩子學。計算機的互動程序也是很容易吸引小孩。但孩子若迷上了打怪獸等遊戲,而不懂得控製時間,也是不會有任何益處的。

第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有些父母時常會無意中打擊了男孩的讀書積極性。最常見是孩子在書店想買書,家長卻挑戰男孩:“這本書很多字,你識幾個字?”“沒有字的書你才看?”“買了你會看嗎?家裏那本你還沒看!”“這麼貴的書!你還要買幾本?”麵對男孩不喜歡讀書的問題,父母要主動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鼓勵孩子多到圖書館,父母應以身作則,讓孩子留意到父母閱讀的習慣,並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而電視節目亦應與讀物互相聯係。父母也應訂定時間表,適當分配閱讀及看電視的時間。父母應對孩子的讀本表示興趣,並多加留意孩子閱讀什麼刊物。父母也應嚐試與孩子一起討論及交流閱讀的心得,借此加強與孩子的溝通。為孩子選擇讀物時,切勿忽略了讀物的創作性。報章上的漫畫及一切書信的往來亦是趣味性的讀物。

隻要媽媽認真查找原因,對症下藥采取一定的對策,男孩一定會改正不喜歡讀書的壞毛病。其實,媽媽幫助男孩糾正不愛閱讀書籍的壞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第一,媽媽首先要有閱讀習慣。

媽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男孩會不斷地詢問:“書裏到底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如果媽媽不讀書,卻想讓孩子讀,男孩就會說:“你們都不看書,憑什麼要讓我看?”

第二,關掉電視,給男孩書籍。

種種跡象表明,電視是讓男孩們冷落文字的罪魁。據一些美國學者的調查顯示,如今一個20歲左右的人,至少已經花了2萬小時看電視。可見,電視已經瘋狂掠奪了孩子寶貴的閱讀時間。電視總是扮演著這樣一種角色——企圖主宰人們的思想,人們有意無意就被它牽著鼻子走。它雖然給了人們感官上的愉悅,卻無情地消耗了人們寶貴的時間。

第三,讓男孩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網絡盡管模糊了時空的疆界,讓男孩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對文字的疏遠,必然會讓男孩失去欣賞文字所蘊藏著的深沉魅力的機會。電子產品和書籍的最大不同在於:電子閱讀物缺少了一種富有質感的觸摸感,而書本閱讀物卻具有一種令人備感踏實的親和力。當男孩靜心閱讀,以平和的心態在字裏行間徜徉,他就能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走進了一片迷人的宮殿,那裏麵的奇幻,會令他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