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媽媽是男孩的愛心天使(3)(1 / 3)

慈善的本意,當然是不求回報和感恩的。但作為人的一種社會倫理意識,感恩首先體現為對人的內在尊重。當他人為我做出真誠而無私的付出時,其中同時也閃現著人性的光輝;對此產生感恩之念,相應地不僅僅在於肯定他人為自己的付出所具有的特定價值和意義,而且也是對行為過程所展示的崇高人性表示敬意。在此意義上,懂得感恩就意味著領悟人的存在價值,也意味著人性的自覺。很多時候,感恩並不在於回報什麼,而是在自己與社會之間創造一種互相影響的友善氛圍。我們在肯定別人的同時,也升華了自己。我們任何人都要懷著謙卑的感恩之心,沒有理由遺棄這份情感。

第六,感恩並非是簡單的報恩。

在很多人的意識中,往往認為父母以及那些在某件事中幫過我的朋友,他們有恩於我,故我需要回報他們。也就是說“有恩在先,才有感激在後”,這在我們看來是人之常情,而且,它確實常常能夠使得親情與友情得到進一步加深。可是,如果我們願意從自己狹小的習慣認知中走出來,便可以清醒地意識到:一個人隻有報恩的思想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們的人生中,更需要一份“感恩”。

此外,感恩亦要講究原則,不能不分是非黑白,更不能喪失人格。如果將感恩變成了助紂為虐,火中取栗,勢必使感恩變味、變質。市場經濟環境下,免不了有些人會借曾經給予你的恩惠大耍陰謀,利用你的感恩之意助其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這一點,你在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時一定要注意引導!

總之,媽媽要注意培養男孩回報意識,千萬不能讓集眾多愛於一身的男孩,變得自私、冷漠,變成個恩斷義絕、忘恩負義之人!

7.做好男孩愛的教育

男孩是在愛中成長,在愛中學會愛的。試想,如果媽媽對男孩隻是一味地奉獻、一味地關愛,而不讓他了解媽媽所做的一切,不了解媽媽內心的真實感受,那麼他就很難懂得感恩,很難會有對父母的愛。媽媽要培養男孩有一雙能夠發現愛的眼睛,培養男孩有一顆感受生活靈敏的心。比如吃魚,媽媽應在兒子小時候就真誠地告訴他,爸爸媽媽其實也很想吃魚肉,但是爸爸媽媽舍不得吃,爸爸媽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他吃,希望他營養充足,快快長大。這樣,他就會知道父母的苦心,從而慢慢地體會這份苦心,長大後就會因此而學會感恩。

那麼,媽媽如何培育男孩這種感恩的愛的能力呢?以愛育愛,重要的是讓他感動。隻有真正的愛,才能讓他感動。被真愛感動的男孩,才會懂得感恩;懂得了感恩的男孩,心中自然會有愛。

愛的教育應是整個教育的主旋律。媽媽要用愛心滿足男孩對愛的渴望,注重發揮言傳身教的力量,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去影響他,從而讓他體會愛、學會愛、學會如何去付出愛。

第一,讓男孩感覺到你對他的愛。

父母們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愛,卻往往忽略怎樣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愛。愛有時是一種被動的感覺,它不以父母自己感覺“愛孩子”為標準,而是要看孩子是否感覺得到父母的愛。

杭州有關專家的調查結果令人吃驚,在對該市500多名4~6年級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後發現,竟有80%的孩子為“父母不喜歡我”而經常煩惱,有70%的孩子為自己的家庭不溫暖而苦惱。有這麼多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家庭的溫暖,這是父母始料不及的。其主要原因是孩子們沒有體會到愛,他們把父母的愛當做是天經地義的,他們一邊不停地索取,一邊毫不珍惜地拋棄。一位母親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自私了,他們的眼裏隻有自己。為此,我常告誡女兒,你從一個小嬰兒成長到現在,有父母的愛護和哺育,長輩的嗬護,老師的教導,同學的友情,你每時每刻都得到別人無私的付出。記得我曾經跟女兒舉過一個小例子:‘媽媽每天早上幫你梳頭發,從出生到現在已經十年了,一年365天,十年就是3650次,多麼龐大的數字。女兒聽了,半天合不上嘴巴,一個勁兒地追問我這是真的嗎?我告訴她,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孩子往往很難體會到父母無私的愛,覺得很多事情都是理所應當。通過這樣一個小例子,我女兒明白了別人給予了她多大的幫助,從而學會了感謝別人。現在每當孩子得到我們的幫助時,都會主動地感謝我們,也更加樂意幫助別人。”愛要讓孩子知道,隻有這樣才能激發起他們的愛心,激起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恩情懷。

Tip:收藏+分享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全集,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