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在嬰兒期,男孩不如女孩善於組織語言。媽媽要想男孩不輸在起跑線上,就要努力培養男孩的口才,及時地為他補上這一課。喜歡聽媽媽講故事是男孩的天性,而且男孩聽故事也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美麗的《白雪公主》、幸運的《灰姑娘》、聰明機智的《列那狐》、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男孩年幼時,媽媽要多給男孩講故事,以訓練男孩的口語表達能力。另外,媽媽可以通過朗讀、速讀、語音訓練,當眾演講培養男孩的出色口才。無論如何,媽媽要做好男孩的口才教練!
1.及早對男孩進行說話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交流至關重要。然而,可悲的是,在任何一個班級裏,總有四五個兒童在聽、說、讀、寫等方麵存在困難。其中,男孩的數量遠遠多於女孩的數量,他們之間的比例是4∶11,對此,人們認為,這都是因為男孩不善於組織語言的緣故。既然如此,媽媽也不能對自己的兒子聽之任之,而要采取相應的手段來補救。
根據神經科學家珍妮·哈拉斯蒂博士等人的觀點,如果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在學習或語言方麵遇到困難,那麼媽媽可以通過多方麵的努力來幫助男孩。珍妮·哈拉斯蒂等人對交流障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功。哈拉斯蒂博士發現,在女性大腦結構中,有兩個區專門負責語言。這兩個區的麵積比男性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區大20%~30%。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差別呢?是在嬰兒出生時,就存在這種差異,還是因為女孩使用這兩個區的次數比較多?沒人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是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我們都明白這一點,如果在適當的年齡給予孩子適當的訓練,其大腦的接受力是很強的。就學習語言而言,男孩的最佳學習時間是從出生到8歲。當男孩進入青春期和成年期後,他們還可以繼續學習,但是年齡越大,就越難改變大腦早期的連接。
其實,媽媽可以幫助男孩更好地進行交流,但是一定要從男嬰抓起,隻有這樣才能使男孩入學後不會在聽、說、讀、寫上遇到障礙。
第一,媽媽要跟男嬰多說話。
媽媽需要有意識地對男孩進行口語訓練,但一定要注意,講話內容取決於男孩的年齡。1歲以下的男嬰開始牙牙學語,開始手舞足蹈地比比畫畫。這預示著,他已經可以開始學習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了!這時媽媽應該教男嬰說單個的字。如果牙牙學語的他不停地重複同一個字,那麼這個字所代表的就是他所指的某物。他指著自己的玩具鴨說,“嘎!”這時,媽媽應該說,“鴨”,並不停地重複,不久他就會說“鴨”這個字了。蹣跚學步的男孩已經學會說單個的字了,比如“奶”。這時,媽媽應該對他說兩個或多個字組成的詞,比如“奶瓶”。這可以幫助男孩在口語表達上繼續前進,自己學會把單個的字連接成詞。當男孩已經能說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成的詞組時,媽媽應該對他們說一個完整的句子。通過模仿,他們就能擴展自己的語言能力了。例如,男孩說“寶寶火車”,媽媽應該這樣來回答他們,“寶寶想要一輛火車嗎”或“這是寶寶的火車”等。總之,媽媽在和男孩說話時,應高於他們的語言能力,但是隻能高出一個層次。這樣繼續下去,男孩的語言能力就能得到最大的提高。
第二,媽媽給男孩解釋他所接觸到的事物。
當媽媽和男孩在一起時,例如一起旅行、做家務或散步時,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和男孩聊天,對他們感到好奇的事物做出解釋,或者回答他們的問題。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一些媽媽似乎並沒有意識到,男孩大腦的發育是從談話開始的。不要害羞,隻管對男孩的疑問做出解釋,信心十足地給他們講故事,開心地和他們聊天。例如,“看到這個控製杆了嗎?有了它,雨刷就能工作了,它們能把落在玻璃上的雨水掃走。”或者說:“真空吸塵器能產生強大的氣流,它吸入空氣,同時把灰塵吸入袋子裏。你想操作一下嗎?”假如媽媽做得恰如其分,不會使男孩感到無聊,那麼這種談話非常有利於男孩大腦的發育。這種談話所發揮的作用甚至超過了以後的教育對男孩的影響。
第三,媽媽應盡早開始給男孩讀書。
男孩才剛滿1歲,或許媽媽認為和他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還為時過早。其實此時媽媽完全可以和男孩一起讀書了,特別是那種韻律強、適合背誦的書。“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星星星……”從那時起,男孩就喜歡上書了,喜歡看書裏的插圖,喜歡聽媽媽讀書的聲音。媽媽可以邊讀邊表演,時不時地製造一些可笑的聲音,或通過肢體語言進行生動的表演。媽媽還有一點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那就是在睡覺前,把男孩抱到腿上或是摟著他陪他玩一會兒。當男孩開始喜歡上某個故事時,馬上就可以開始使用一些小手段了,例如,讓他猜猜小貓跑到哪去了?然後,稍微停頓一會兒,這時,孩子會學一聲貓叫。記住,和男孩玩智力遊戲時,媽媽一定要用點“小把戲”,但這個小把戲必須好玩,能夠開發男孩的智力。這三點適用於所有的男孩,也會使他們受益匪淺。但是對男孩來說,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媽媽不幫忙,他們就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是他們的生理結構造成的,他們生來就對語言不敏感。但是不管怎樣,整個過程還是其樂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