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

大視野

作者:蘆垚

2012年7月23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走過了很不平坦的道路。綜觀這十年,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係列嚴峻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啟示錄

2003年非典來得突然而猛烈。

2002年底,非典在廣東首發。後來的事實證明,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們對它的無知。

2003年3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北京為非典疫區,而時任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在4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是安全的”。

到當年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台灣665例,死亡180人。

這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並不足以顯示當年病毒造成的恐慌。對於上任不久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來說,考驗空前。

這場戰役的轉折點發生在2003年4月20日。4月20日晚,新華社發布通告:中共中央決定:免去張文康的衛生部黨組書記職務;免去孟學農的北京市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兩天後,孟學農請辭北京市市長職務的申請獲人大通過。

中央此番決定被輿論評價為扭轉乾坤之舉。4月20日之後,全國各地每日全麵公開疫情,此前因隱瞞造成防疫之戰的被動局麵迅速好轉。到5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的非典疫情已經得到控製。整個過程中,此前頗為被動的政府大大得分。

從這場災難中得到的“以人為本”的啟示,融入了執政黨的最新執政理念。對於其後十年的中國,這一啟示彌足珍貴。

另一記警鍾敲響在安徽阜陽,2004年,上百名嬰幼兒因飲用劣質奶粉成了“大頭娃娃”。

而讓中國人“談奶色變”的事件則發生在2008年。奶粉產銷量連續14年實現全國第一的三鹿在這年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這個化學名詞自此家喻戶曉。

食品安全在隨後幾年成為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心頭大患,地溝油、蘇丹紅、瘦肉精——餐桌豐富多彩,麻煩防不勝防,更多更好對應著更擔憂更疑惑——對於快速發展的中國,這是個不大不小的縮影。

大國前奏曲

事實上,檢索這十年的開端,讓中國人開心的大事著實不少。

2003年,中國第一次將宇航員送入太空,楊利偉成了中國的加加林。由此,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5年10月,神舟六號成功發射,中國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跨越;2007年10月,嫦娥一號升空,中國跨入世界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中國宇航員首次出艙活動;2011年,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兩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2012年,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地麵上的中國也以驚人的速度,在各個方向上成長為更加重要的國際力量。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金牌總數首次排在第二,此前的奧運金牌榜頭兩名常年被美俄把持。這次突破,為2008年中國成為金牌榜新霸主奠定了基礎。

同樣在2004年,發生了另一件讓國內輿論興奮的事。聯想以17.5億美元收購了IBM的全球PC(個人電腦)業務。僅僅在20年前,聯想還隻是IBM這個IT領航者的一個中國經銷商。

很多人認為,上述事件是一個象征。正如後來吉利收購沃爾沃,TCL收購阿爾卡特一樣,中國企業收購國際知名品牌,本身就是中國經濟走向強大的有力證明。

宏觀數據更直觀地說明中國經濟水平的迅速上升:到2006年11月,中國外彙儲備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1978年中國外彙儲備僅有1.67億美元。

網絡新時代

就在中國的經濟建設高歌猛進時,中國社會也在醞釀著變化。

中國大陸的第一批網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網絡世界探索,而2005年則是個具有裏程碑性質的年份。芙蓉姐姐、後舍男生,以及陳凱歌的電影《無極》被惡搞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網絡視頻,大受歡迎。這一切,都源於互聯網。盡管方式各異,盡管飽受爭議,但借助互聯網,眾多名不見經傳的個人有了機會展示和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