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的設計方法和思想研究
創新論壇
作者:邵漣
摘 要 本文通過對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現狀的分析調查,從各個方麵闡述了基於節約型社會概念下提出的“節約型設計”,強調了“節約型設計”在當代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必然性以及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基於“節約型設計”下的“綠色設計”是保證人類自身生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此外,還分析了綠色設計的主要方法以及在設計中應遵循的準則。
關鍵詞 節約型社會 節約型設計 綠色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當今,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成為國家總的發展方向,我們隻有通過建設節約型社會,才能使國家可持續發展。將節約型設計置於當下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研究,在目前中國GDP增速放緩的新經濟環境下如何實現節約型設計,是設計視野的新開拓,也是設計發展的新趨勢。同時我們更需要把中國傳統造物思想與現代設計倫理相結合,賦予其時代性,這樣才能使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持續、長遠發展,造福於人類。
1社會現狀基本概述
1.1節約型社會提出的背景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發展中大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使我國在資源和環境方麵付出了巨大代價,資源供給不足和環境汙染嚴重,已經成為製約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2節約型社會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社會再生產的生產、流通、消費環節中,通過健全機製、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加強管理、宣傳教育等手段,動員和激勵全社會節約和高效利用各種資源,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支撐全社會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續的社會發展模式。
“節約型社會”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社會形態,而隻是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並從屬於一定社會形態的社會發展模式,其實質和基礎指的是資源的節約使用。所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便是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環境汙染、獲得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2社會背景下的設計方法及思想構建
2.1節約型設計的提出
節約型設計概念的提出是基於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號召。
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需要各方麵共同努力,需要各種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也離不開人們對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正確理解。在此基礎上,結合各自專業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一些學者提出了建立“節約型企業”、“節約型大學”、“節約型建築”、“節約型城市”等理念。
2.2節約型設計的構建思想
節約型設計是指在產品生命的全周期中,客觀科學地配置所涉及的各方麵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汙染,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構建節約型設計的基本途徑是在設計研發階段明確節約的設計思想,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資源,在生產中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降低資源消耗,實施清潔生產,在消費後全麵回收利用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可再生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