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延安大學太極拳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2 / 2)

3.1學生課餘時間太極拳開展的形式和途徑

調查顯示,在396名學生參加課餘太極拳練習人數中,與同學一起聯係的占到37.1%、通過武術協會的占到29.3%、通過網上視頻的占到16.2%,調查得出,我校學生練習太極拳活動的形式選擇率最高的是與同學一起練習,還有的選擇參加武術協會,訓練的地點大多在田徑場和窯洞廣場。還有少部分人是通過網上太極拳視頻形式學習的,課餘時間自己在田徑場或宿舍練習。

3.2學生課餘時間練習太極拳的內容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學生課餘時間習練太極拳的內容大多數選擇24式太極拳,然後是楊式太極拳和其它式太極拳。說明我校24式太極拳普及的較好,大部分同學能學會24式太極拳並運用到課餘時間主動進行練習。楊氏太極拳占到了42.9%,是我校今年公共體育新開設的課程,但是所占比例不高。對比楊氏太極拳和24式簡化太極拳的動作難易程度,明顯看出24式簡化太極拳更容易些,通過對大部分學生的訪談,大部分學生高中時學過24式簡化太極拳。

3.3太極拳比賽活動現狀

大學生體育活動的蓬勃發展,為大學生體育活動拓展了廣闊的空間,而比賽是激勵體育活動有序進行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在開設太極拳比賽活動方麵不容樂觀,據調查,除體育專業的個別同學在參加武術套路比賽時有選擇太極拳套路作為比賽項目的,其它形式的太極拳比賽幾乎沒有。其他省市有的高校為了促進太極拳的普及,專門進行全校性的太極拳比賽,教練由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生擔任,這對太極拳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過開展太極拳比賽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提高同學們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同時也會更好地推動太極拳運動在高校的推廣。

4結語

我校太極拳課程課時少,學習時間短,教學效果不很理想,學生課下練習少,能夠熟練掌握太極拳的人數少,終身體育意識沒有在太極拳教學中很好的體現。我校開展太極拳比賽活動方麵不容樂觀,應多組織一些不同形式的太極拳比賽。我校在教師的職稱結構合理,但是很多教授動作不規範。學生課餘學習太極拳的形式最多的是與同學一起學習,其次是武術協會,最後是網上學習。學生課餘時間練習太極拳內容大多是24式簡化太極拳,原因是動作相對楊氏太極拳簡單。

參考文獻

[1] 趙鍾華.論武術文化的現實價值[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02).

[2] 駱春燕.論體育教育專業技術課程的價值取向——以武術課程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5).

[3] 尹海,曹英.提高高校武術普修課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J].博擊(武術科學),2006(08).

[4] 鄭勤.關於發展高校武術教育的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