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尿常規檢查要求留取尿液標本要新鮮。尿液一般在冬天放置6小時以上即發生腐敗,夏天可存放的時間就更短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尿液的放置,以免影響檢查結果。其次要求容器清潔、幹燥。此外,送驗的尿液最好用清晨第一次的小便,以免因喝水等因素影響檢查的正確性。
9.新生寶寶的先天性反射檢測
在新生兒時期,寶寶有很多特殊的反射,它是大腦皮質未發育成熟的暫時表現,同時這些反射也能夠反映出寶寶的機體是否健全,神經係統功能是否正常。
新生寶寶的這些反射都會隨年齡增長逐漸消失,盡管反射消失的時間有個體差異,但長期缺失、不對稱或持續存在,就應該視為異常了,所以,家長們要注意檢測寶寶的以下反射動作:
(1)吸吮反射:新生兒的吸吮反射隻有媽媽能感覺得到,因為當新生兒口唇觸及乳頭時,便張口且出現口唇、舌的吸吮動作,這就是吸吮反射。該反射通常是在1歲後消失。在新生兒時期,如果寶寶的吸吮反射消失或明顯減弱,通常可能出現腦內病變;如果亢進則為饑餓表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寶寶的這種吸吮反射到1歲後仍存在,那麼有可能是大腦皮質功能障礙,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尋覓反射:當新生兒麵頰部觸及媽媽乳房時頭就會轉向乳房,找乳頭,這時就會出現尋覓反射,或者是用手指或其他物體碰觸的時候,寶寶也會出現這類反應。如果新生寶寶的尋覓反射消失或有明顯減弱,也顯示為疾病,需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檁枤歺妸_dX查。
(3)握持反射:在檢測新生寶寶的握持反應時,可以趁寶寶睡醒的時候,家長將雙手示指或小指分別在新生寶寶兩手的尺側緣伸進手心,輕壓其手掌,這時寶寶就會緊緊抓住你的手指引起抓握反射。寶寶手的握持反射在4~6個月後逐漸消失,為隨意動作取代。新生兒期該反射缺失或兩側不對稱都為病態,而6個月後仍存在也提示大腦疾病。寶寶足底握持反射會在6~12個月消失,如果提前消失多為脊髓發育不良。
(4)擁抱反射:新生兒仰臥時,家長一手托其肩,一手將其頭抬高15°,然後迅速將手從頭下撤出,頭即垂落,這時四肢外展伸直,除拇指末節屈曲外,其餘各指伸直且呈扇形張開。脊柱與軀幹也伸直了,數秒鍾後四肢又內收屈曲,這一連串的反應就像擁抱的動作,因此稱之為擁抱反射。在這之後,新生寶寶的麵部出現緊張,在雙臂放鬆時發出哭聲。擁抱反射一般在3~4個月就消失了,出生後暫時消失則可能是大腦損傷。
(5)踏步反射:檢查新生寶寶的踏步反射時,家長兩手置於新生寶寶的腋下,托住新生寶寶使之站立,足底接觸床麵,胸部前傾,此時新生寶寶可以做自發的踏步運動,這一動作就稱為踏步反射。通常新生寶寶的踏步反射會在3個月後消失。如果寶寶在出生後就沒有踏步反射,那麼很有可能為雙側癱,持久性不對稱為神經損傷,長期存在為大腦疾病。
(6)強直性頸反射:新生寶寶仰臥時,家長將其頭向一側旋轉,該側上下肢伸展,對側上下肢屈曲,這一動作稱之強直性頸反射。該反射會在寶寶出生後的3~4個月消失,但如果6個月後仍存在,則可能為大腦疾患,一側缺失或兩側不對稱多為神經損傷,需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寶寶的腳趾甲看起來好像是往肉裏長的。專家提醒,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因為新生寶寶的指甲易折易彎,深深地置於甲床中。判斷寶寶的指甲是否有問晦瘥鼂題,隻需輕輕地擠壓一下他的腳趾:如果寶寶的腳趾甲真的是往肉裏長,那麼寶寶就會感到明顯的疼痛,他會以哭聲告訴父母。
10.新生寶寶的衛生檢測
新生寶寶對疾病的防禦能力較弱,因此家長們需要對寶寶的衛生進行檢測,保持寶寶的全身清潔。勤洗澡和勤換衣服是保持寶寶皮膚清潔的主要方法,等寶寶的臍帶脫落後,可以選擇盆浴,每天洗澡一次,天冷時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洗澡的次數,最好改為擦洗身體,另外,寶寶在洗完澡擦幹後,最好能用點嬰兒粉。此外,新生寶寶的衛生檢測還需要注意以下細節:
(1)檢查眼角分泌物:新生寶寶的眼角分泌物,多為白色的黏液狀,如果不及時清潔,則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在清潔新生寶寶的眼角分泌物時,家長需要洗淨雙手,取一條幹淨小毛巾,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浸濕,用一角包住示指,由內往外輕輕擦拭眼角,但不要來回反複擦,因為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脆弱;還要注意的是,毛巾四角都使用過後,需將毛巾洗淨,重複前麵的動作為寶寶再擦一遍。另外,也可以用棉花棒蘸生理鹽水,將眼角分泌物清除幹淨。
(2)檢查鼻腔分泌物:新生寶寶的鼻腔分泌物會影響寶寶的呼吸,因此,家長需要細心檢查。具體是將寶寶抱到燈光明亮處,或者使用手電筒照射;用嬰兒專用消毒棉花棒蘸一些涼開水或生理鹽水,輕輕伸進寶寶鼻子內側順時針旋轉,以達到清潔目的;如果寶寶流鼻水,可以使用吸鼻器進行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