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女寶寶來說,這個時候要注意檢查有無外陰炎。有些寶寶在小便時,會出現尿流漸漸變細,甚至排尿發生困難,如果再仔細看一下寶寶的外陰部會發現外陰部紅腫的皮膚黏膜之間,隻剩下一個香頭粗小孔。其實,這就是由於寶寶的外陰炎沒能及時發現和治療,而發生陰唇的粘連。這種粘連會日趨嚴重,到成年後則會發生月經血瀦留和性生活障礙。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這個時期寶寶的皮膚黏膜嬌嫩,外陰前庭區的皮膚黏膜受到各種感染和異常刺激易發生滲出,久而久之會使兩側相貼的小陰唇粘連一起。因此家長發現寶寶有以上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檢查寶寶有無尿床:此階段大多數的寶寶都不會有晚上尿床的情況了,但是也並不排除有些寶寶仍然有晚上尿床的習慣。而對於此階段寶寶尿床,家長應該認真對待:從前幾個月家長就要訓練寶寶把尿,因為常常把尿的寶寶在有尿之前會出現動作,易於叫醒家長。其次,下午6點以後要盡量避免寶寶大量飲水、吃西瓜或喝飲料,最好也不要在睡前喝牛奶,進食其他液體食物,以免夜間床尿。
而對於寶寶尿床,家長也不應該責備和打罵,應該找找寶寶尿床的原因,如果堅持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糾正之後,寶寶仍然存在尿床的習慣,那麼就可能提示出現某些病症,須到醫院請醫生檢查。
(3)檢查寶寶有無憋尿:有些寶寶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可能會出現憋尿的情況,這也是值得家長注意的。專家指出,憋尿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十分有害的。
由於小便是受中樞神經係統控製的條件反射,寶寶憋尿就會引起坐立不安,精神緊張,很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思維活動紊亂,從而影響寶寶學習和活動。同時還可能影響胃腸功能和交感神經。再次,寶寶憋尿後,尿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尿中有毒物質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這樣就會加重腎髒的負擔。如果寶寶經常憋尿,小便次數減少,尿道清除作用就會減弱,從而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尤其是對於女寶寶來說,更易引起括約肌係統感染。憋尿時間過長,末梢神經就會因過分緊張而出現麻痹,使人失去排尿感。久而久之,會產生膀胱頸梗阻,出現排尿困難、漏尿、尿失禁等症狀。因此家長在這個時候要監督寶寶形成有尿就排的好習慣。
寶寶睡午覺要因人而異。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確保寶寶睡眠充足,其次保證寶寶有好的生活規律。專家提醒,家長不強迫寶寶睡午覺,應該讓他自己決定,以免影響寶寶的心理,造成逆反心理。此外,讓寶寶睡午覺的同時也要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不要因為午覺耽誤了寶寶正常飲食和活動。午睡的時間也不要過長,通常1~2小時比較合適,當然也要根據寶寶當天的睡眠狀況做適當調整。
9.2歲9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及健康檢測
3歲以前是培養寶寶生活習慣的重要時期,家長們要引起重視。因為在這個時期,建立寶寶一定的條件聯係比較容易。一旦形成的習慣也比較穩固,但如果不注意培養,形成了壞習慣,再糾正就比較困難。因此寶寶一天的生活內容要根據這時的年齡特點、生理需要,在時間和順序方麵合理安排,使寶寶養成按時作息,按要求進行各項活動的好習慣。家長要注意以下幾方麵:
(1)檢查寶寶的生活習慣:對於2歲9個月的寶寶來說,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家長需要做好這方麵的檢查。首先,這個時期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要保證在13個小時左右,避免大腦過度疲勞。睡眠時間可以這樣安排:晚上8點睡眠至第二天清晨6點半至7點起床(十個半小時左右),午飯以後再睡兩個半小時午覺。寶寶晚上睡前要洗臉、洗腳或洗澡,然後換上寬鬆柔軟的內衣,讓寶寶自己上床睡,家長可以講故事或放些催眠曲,但不能又哄又拍讓寶寶入睡。同時還要檢查寶寶睡覺時有無吮手指、吃被角、蒙頭等習慣。
其次就是檢查寶寶的進食習慣了。這個時期的寶寶最好能安排四餐,除了早中晚三餐外,午睡後下午3點左右可以加一次午點,每兩餐中間都要注意喝水和提醒寶寶排尿。此外就是要檢查寶寶有無挑食、偏食、暴食等不良習慣。除此以外,還應該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吃水果要洗幹淨削皮,不隨地大小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