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色入時淺似無,
盈盈水間得明玉;
靈秀所鍾聚雪顏,
秋霞鴻雁會日暮。
伽藍寺雖然不是千年古刹,卻也有百年歲月。
歲月悠悠,人世浮沉。人事變幻,事過境遷,故滄海桑田,白雲蒼狗間,換了多少人物?
寺廟神龕中,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口常開,肚大能容。笑俗世俗人,為欲望為利益,而做下多少可笑之事;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吃虧是福,百忍成鋼。
無論大雄寶殿,羅漢堂,到處人聲鼎沸,極為熱鬧。
但是練驚秋極其敏銳的感知力,卻讓她總感覺到這“伽藍寺”中的異樣。
梵唱佛吟,總讓她感受到佛門的威嚴莊重!
練驚秋芳心暗動,亭亭玉立在寺院的大雄寶殿前,此處正好位於“伽藍寺”的中軸線上,將自己敏銳善感的精神觸覺,向四周八方延伸。
就在她放出精神觸感的一刹那,她的"六識″瞬間提升,四周的聲浪、氣味、觸覺都敏銳無比,對周圍的感知又深入一層。
而且,練驚秋敏銳的感覺到這“伽藍寺”果然與尋常寺廟大不一樣。
就在寺內僧人,吟唱佛經梵文,綿綿不絕中,若有若無的金光,向四麵八方擴延,而那些善男信女接觸到金光後,臉龐上的虔誠神色更濃,一望即知,其一心向佛之心更加堅定。
隨著觸感的延展,練驚秋更加有了驚人的發現,大雄寶殿中間所供奉的大日如來佛,正在吸收一種白色之光,而這白光卻是來自眾多的善男信女虔誠的誦讀佛號之中。
練驚秋驀然醒悟,這種白光正是信眾因誠心念佛而產生的信仰之光,也可以稱之為信佛之力。
佛門中人常言:佛法無邊。而這無邊的佛法,並不是憑空所得,而是眾多信徒的信仰之力的加持。
這也是佛門的秘密,不想今日卻被練驚秋瞧破。
練驚秋一邊信步而行,一邊仔細觀察。從表麵看來,她就是參觀寺廟的遊客,或者是讀書人,尋找創作詩賦的靈感。
一直走到了後院。此地人煙不多,似乎有些人跡罕至,而且給人的感覺——有些荒涼,房屋也比較簡陋。
練驚秋正舉目四顧,卻有一名灰袍僧人閃了出來。
走到近前,便雙掌合什,口宣佛號:“阿彌陀佛,施主請留步!”
練驚秋故作一愕,道:“啊,怎麼了?這裏不許參觀禮佛嗎?”
那灰袍僧人沒有正麵回應:“這裏是本寺的後院,荒廢已久,並沒有什麼好看的,施主還是請回吧!”
練驚秋聞言故作憤憤然道:“這裏是寺廟,理應歡迎四麵八方之廣大信眾,何以還要私設禁地?”
灰袍僧人麵上不豫之色一閃而過,道:“非是本寺設有禁地,而是這裏並沒有好看的,既無佛堂,也無好景致,卻有荒草蛛網,實在雜亂肮髒,並沒有什麼好看的,免得髒了施主的衣裳。”
這灰袍僧人如此說,反而讓練驚秋心中更加生疑。
但是灰袍僧人不讓人進,練驚秋也不想打草驚蛇,便停下腳步,欲轉步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