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搞清楚麥田怪圈那個圖案的意思,背著曹教授走進熱帶雨林的崇山峻嶺之中,打算向土著部落裏麵的薩滿請教。可是曹教授這廝老謀深算,他知道我們進入到那個部落裏麵想要見到薩滿並不容易,想要向薩滿詢問麥田怪圈呈現的那個圖案是什麼意思,薩滿也不會平白無故的告訴我們。所以他任由我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接受了部落裏麵女孩子的求愛信物,當我必須娶那個女孩的時候,我成了部落裏麵的一員,按照那些土著的習俗他們需要讓薩滿給我紋身,這樣曹教授就能如願以償了。
可是我本以為付出的代價就是身邊多了一個女孩而已,沒想到那個被我稱為周墨的女孩是個會下蠱的草鬼婆。她在我身上下了情蠱,我現在如果長期不在她身邊,身上就會起一些暗黃色的痤瘡,最後全身潰爛而死。可是我是靈異事件調查組的成員啊,我調查靈異事件的時候需要去不同的地方,大海、沙漠、高山、叢林……在這種情況下我帶著周墨,顯然不合適。她跟我語言不通,又不會用手機和電腦,我帶她出勤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我也舉得對不起她。不過我問曹教授這情蠱是否有破解之策,曹教授告訴我沒有,除非我們兩個人當中有一個死了,這情蠱才會失效。要不然的話我這輩子就踏踏實實的天天跟在周墨屁股後麵吧,全身起膿瘡的滋味我可不想再體驗一次了!
我把我目前的情況通過電話一五一十的全部報告給李先生,李先生聽我說完之後沉默了半天,最後告訴我安心修養吧,這件事情以後再說。我在家裏又呆了幾天後,接到李先生的電話,他讓我帶著周墨去基地,並且告訴我帶好兩個人出差需要的東西,我們又有新的案子了。
我知道李先生讓我帶著周墨出外勤也是迫不得已,準備好應用之物後,我帶著周墨來到了我們的基地。這一次還是我和高珊去調查,隻不過多了一個周墨當累贅。坐在越野車上我們開始看資料,這一次我們要去一個村子,那個村子以釀酒聞名於世,而我們要調查的不是那村子裏的酒廠弄虛作假,而是要去查清楚為什麼那個村子裏的一口古井,突然間開始冒血水!
“井裏麵會冒血水,這不合理啊!”我看到資料之後說。
“你知道哭牆嗎?”高珊問我。
我聽高珊這麼問,對她點了點頭說略知一二、願聞其詳,高珊就向我介紹說“耶路撒冷猶太教聖跡哭牆又稱西牆,亦有“歎息之壁”之稱。公元初年,歐洲人認為耶路撒冷才是歐洲的盡頭,而這麵牆則是歐亞分界線。哭牆高約20公尺、長50公尺,中間屏風相隔,祈禱時男女有別進入廣場牆前,男士必須戴上傳統帽子,如果沒有帽子,入口處亦備有紙帽供應。許多徘徊不去的祈禱者,或以手撫牆麵、或背誦經文、或將寫著祈禱字句的紙條塞入牆壁石縫間。曆經千年的風雨和朝聖者的撫觸,哭牆石頭也泛泛發光,如泣如訴一般。這哭牆由大石砌成,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公元前10世紀大衛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後,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猶太教聖殿所羅門聖殿,俗稱第一聖殿,來此朝覲和獻祭的教徒絡繹不絕,從而形成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公元前586年,第一聖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倫人摧毀。將大衛王之子所羅門王為耶和華所建的第一聖殿付之一炬,四萬多猶太人被虜,史稱‘巴比倫之囚’。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流亡生活,猶太人陸續重返家園,後來又在第一聖殿舊址上建造第二聖殿。公元70年,羅馬帝國皇帝希律王統治時期,極力鎮壓猶太教起義,數十萬猶太人慘遭殺戮,絕大部分猶太人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地區,耶路撒冷和聖殿幾乎被夷為平地,該牆壁為同一時期希律王在第二聖殿斷垣殘壁的遺址上修建起的護牆。直至拜占庭帝國時期猶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時獲得一次重歸故裏的機會,無數的猶太教信徒紛紛至此,麵壁而泣,哭牆由此而名。”
我不知道高珊為什麼要突然間向我介紹哭牆,可是她介紹的這麼相信,顯然是有她的目的,所以我聽她繼續說道:“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建立的阿拉伯帝國占領巴勒斯坦,由於帝國內部實行寬容得宗教政策,所以哭牆沒有被刻意損壞,反而被妥善保護起來,因此西牆曆經千年曆史仍然存在。盡管該圍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猶太人仍然把它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征。今每逢猶太教安息日時,尚有人到哭牆去表示哀悼,還有許多信仰者將心願或悼念之辭寫於紙上塞進牆壁的縫隙裏。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慘遭德國法西斯殺害的猶太人達600萬之多。這些慘痛的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猶太人的心靈之中,哭牆便更被猶太人視為信仰和團結的象征。直到如今,哭牆腳下經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他們或圍著一張張方桌做宗教儀式,或端坐在一條條長凳上念誦經文,或麵壁肅立默默祈禱,或長跪在地悲戚啜泣。逢宗教節日,祈禱者及遊人更多。哭牆分為兩部分,中間隔一柵欄,男女分開祈禱。入男部,須帶上用紙做的小帽,否則被視為異教徒而不準入內。在做正式祈禱時,要準備好兩個裝著“聖書”語錄的小羊皮袋子,一個戴在頭上,另一個捆在手臂上,身上披一件特製的披肩。教徒們在祈禱時,麵對哭牆,口中念念有詞,全身前仰後合,虔誠之態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