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年“魯能?濰坊杯”七月開戰(2 / 2)

戚軍:濰坊杯9年的打造,知名度提高,很多水平高的俱樂部都願意來參賽,因為有各種不同風格的球隊會在一起碰撞。在我們國內國青隊也有去國外參賽的機會,但是受到各種條件的限製,打造濰坊杯的意義就是在家門口和更多的高水平的青年隊交手,這對於國青隊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於濰坊杯一直是按照中國足協的品牌賽事來打造的,我們和組委會也一直在探討,會利用中國之隊的資源來給濰坊杯更大的支持,比如包裝、讚助商以及電視轉播等方麵給予支持。

記者:中國目前非常重視校園足球的發展,山東省有什麼新的思路,和足校的合作有什麼新舉措?

張曉健:足球改革多元化的聯合,作為山東足協有義務為青少年足球培養提供土壤。我們和魯能一直保持聯係和愉快的合作。2005年、2009年全運會冠軍都是足校培養出來的隊員。下一屆天津全運會,我們會聯係更加緊密,在組隊方麵以魯能足校為大的團隊,包括青島中甲俱樂部及其他方式選拔隊員。我們會利用足校的設施,為青少年足球提供保證。

記者:坊子區對濰坊杯有什麼支持?

蔡誌敏:積極參與賽事的籌備工作,著重搞好具體的協調與服務工作,比如安保、衛生檢疫、交通等方麵,在細節上給予全麵的支持。

記者:魯能對於青訓的投入越來越大,成立了巴西基地,濰坊杯未來有什麼定位?濰坊杯參賽隊伍,日韓為何參加較少?

李學利:創辦濰坊杯最早的想法是搭建一個世界足球知名俱樂部交流的平台,要把這個賽事長遠的辦下去。定位為世界足球知名俱樂部後備梯隊,這和土倫杯還是有區別的。第一屆比賽結束後,我們也在反思,年齡段太多容易給賽事造成困難,後來我們就確定U-18年齡段,8支隊伍參加,這樣對於我們的鍛煉價值,以及賽事的品牌價值來說是最合適的。我們舉辦這個賽事的主要目的,一個是對於我們年輕球員的鍛煉價值,其次是利用這個平台看到和高水平俱樂部的差距。

亞洲球隊也邀請過,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都來過,最近比較少日韓球隊不是我們不邀請,他們都表達出參賽的願望,但是很遺憾都是因為他們俱樂部的自身原因無法達成。

記者:濰坊杯第9屆,濰坊市政府對足球有什麼新舉措?

劉樹宏:濰坊市教育局、體育局、足校多次研究探討,第一點就是做大做強濰坊杯品牌賽事.第二點是和教育局配合,抓校園足球,全市普及足球課,三年內每所學校配備專業足球教師,每年舉辦學校的聯賽。第三點就是建立足球場地,讓更多的人喜歡上足球。

記者:U-17女足首次參加濰坊杯,請簡單介紹一下情況。

戚軍:女足整體在社會的關注度,包括每年在國內的賽事並不是很多,我們會出國參賽,擴大交流,提升經驗。從2013年開始,我們從隊伍安排和賽事上做了調整,走出去鍛煉比較單一,我們希望能在國內建立國際的賽事,我們這兩年的國內賽事越來越多,希望能多一些像濰坊杯這樣的賽事。今年濰坊杯和希望杯合並,男足的八支隊伍是固定的,通過國字號女足的介入,希望可以把賽事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