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繼續走了一段,就可以看到前麵碉堡的門開著,是那種不高,但是有點寬的門。韋林疑惑地問旁邊一名扈從:“當我們剛到闡達要塞的時候,他們遠遠地就把門關上了戒備,這裏離蠻族更近,為什麼他們反而這麼疏忽大意?”
“哦,就是因為闡達在我們後麵這麼近的地方,蠻族人怎麼可能繞到中間來?並且裏堡有兩個門,把對著蠻族那邊的門關上就是了。”那名扈從不以為然地回答。
大家在裏堡外麵下了馬,但是沒有找到找到拴馬的木樁或鐵環,旁邊的扈從看起來心情很好,又主動解釋道:“裏堡沒有駐紮騎兵,巡邏和送補給的也是來了馬上就走,沒有人會把馬拴在這裏的。”
謝林拿起騎矛,矛尖插進土裏,另一頭抵在牆上,這種石頭砌成的牆表麵凹凸不平,很容易就卡住了矛。然後又把韁繩係在矛柄上,謝林沒有看手足無措的騎士學徒們,自己進了裏堡。
“這就是經驗啊,果然有很多要學的東西。”韋林沒有帶矛,於是厚著臉皮把韁繩係在了旁邊的一根矛上,急忙進了裏堡。
裏麵並不寬,一條路穿過他們剛進來的門,然後消失在對麵一扇緊閉的大門後麵,那扇門上了門閂,還用木柱抵上了。
對麵那門的兩邊分別有個小門,裏麵黑乎乎的,大路兩邊的空間並不多,就是修好的一排低矮的房屋。
謝林站在大路中間對著騎士學徒們說道:“看到了嗎?這裏就是離蠻族最近的地方,就是這些戰士在守護著卡耳塔。”
騎士學徒們肅然起敬,他們用飽含著尊敬的目光看著那些悠閑的戰士。那些人即使是看到進來這麼大一群人也沒有絲毫的慌張,依舊麵不改色地散坐在屋簷下,當然是無懼死亡的勇士對自己的實力有充分的信心,韋林還看到有人在捉虱子呢。
謝林滿意地看著騎士學徒們變得嚴肅起來,“跟我來。”他說著帶頭向那小門走去,大家跟在後麵。進去以後才發現,由於在牆上開了小孔,還是可以隱約看見腳下的台階,既然看得見,火把也就省了。
在樓梯裏麵轉了幾圈就看到旁邊有個小門,光線從那邊射過來,雖然腳下的台階還在通往上麵,但是謝林已經帶頭向那個小門走了過去。
外麵就是城牆了,看到謝林停了下來,韋林扶著雉堞望出去,看見前麵不遠處是一道和城牆平行的壕溝。壕溝上麵每隔一段就被填平,使人馬可以通行,但是那些填平的路段都是和大門錯開的,以避免敵人可以直接衝擊大門。
謝林看著騎士學徒們一言不發,直到他們都安靜地準備好了傾聽才說道:“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被稱為哈德良長牆,這本來用當初羅慕洛斯帝國皇帝的名字命名的防線。他們在此抵禦野蠻人,防線也很多次被突破,但是他們堅持了下來,沒有讓野蠻人占領整個卡耳塔。”
“當時的防線極其簡陋,這城牆當時根本就不能站太多人,不過是讓野蠻人無法毫無阻攔地進入卡耳塔腹地而已。”謝林撫mo著雉堞上的石頭說著,“是的,他們極其艱苦,但是依舊堅持了下來。後來,我們重新修建了長牆,我們駐紮在這裏,守護著整個卡耳塔。現在,輪到你們了。”
謝林看著騎士學徒們臉上因為激動而慢慢出現的紅暈,慷慨激昂地說道:“我知道你們都有自己的家族要去守護,你們早晚要離開這裏回到自己的的領地。但是現在,在這裏,當你們在這裏的時候,不要讓蠻族人從這裏過去,在你們身後,是整個卡耳塔,你們所保護的,是所有的人!”
有幾個頭腦發熱的騎士學徒拔出劍來怪叫著揮舞,又用劍在牆上的石頭劃出痕跡,表示絕不允許蠻族從此而過,看得韋林一陣心疼:“有劍的不知道愛惜劍,我的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手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