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戰鬥牧師(1 / 3)

對於領主們來說,父神教還是很不錯的,在牧師們的引導下,人民會變得更加溫順。他們會把希望寄托在死後,希望自己的忍耐可以換來另一個世界裏的好生活。

但是糟糕的是,在這世界上,號稱能夠轉達父神意誌的,是那個危險的教廷。在以前,還沒有所謂的教皇的時候,各國的國王對於大主教們基本上都是占有優勢的。

那個時候的教會才是國王們希望的,因為各個地區的教會是相互獨立的,沒有一個強大的教廷管理他們。所以那個時候國王們對於當地的主教,不需要顧忌什麼。

教會也很知趣,通常都聲稱自己的國王是聖徒,這不止是拍馬屁。如果國王的榮耀頭銜是由教會頒發的,那也就是可以認為,國王承認了教會的地位更高。

當然很少有國王上當的,教會還一直企圖為新國王加冕,還是沒有人買帳。那才是國王們在教會麵前揚眉吐氣的時候,神權協助王權。

可是後來,情況發生了改變,因為某個國王的錯誤,狡猾的大主教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教廷,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統治著所有的父神教徒。

教廷本身算不了什麼,也許隨便找個不太弱的領主就能夠把他們消滅掉,但是他們能夠影響到很多國王。他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一副謙恭的樣子,但是後來,他們就開始利用一些國家去脅迫其他的國家,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這樣的事情,他們堅持了很多年。直到最後,指間大陸上的國王們悲哀地發現,自己竟然不得不聽從教廷的命令。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害怕和教廷翻臉,但是這麼多年來。教廷的勢力已經深入了各個方麵。他們和各個國家的關係盤根錯節,並且不可否認人性地醜惡。雖然大家都不喜歡教廷的控製,但是如果真的有人反對教廷,那也必然有國王會興高采烈地去討伐。

卡耳塔的運氣很好,遠離指間大陸,當教廷的勢力擴展到這邊的時候,大家已經看清楚了教廷的真麵目。所以父神教在卡耳塔遭到了抵製,那不止是法律上的,大多數領主是真的不希望教廷在卡耳塔獲得更大的勢力。

如果韋林真地同意讓父神教的牧師上戰場,伯多祿主教一定會很高興地。隨軍牧師是父神教的拿手好戲了。就象是古代在軍中的祭司一樣。

他們可以在發動進攻前為士兵們祝福,在戰後撫慰陣亡士兵的靈魂。使其能夠升入天國。他們還可以讓士兵減少痛失戰友的悲傷,以及對於戰爭暴行的厭惡。

按照指揮官的要求,他們還有一些特別服務。比如說是製造假的吉兆,讓士氣猛漲。還可以祈禱一個好天氣或者是壞天氣,甚至是關於清潔的水源之類地。

那些牧師在軍中傳教,可以得到比平時更好的效果,這是肯定的。並且參加戰爭的人,基本上都是身體健壯、頭腦靈活的,這些人如果能夠活下來。在戰後也應該是地方的中堅力量。他們對於父神教的進一步擴展,會起到很好地促進作用。

正因為如此,領主們對此相當在意。一些鄉下小領主向父神教討好賣乖可以不用太緊張,但是韋林現在出兵的話,那就是以南方防禦同盟的名義了,這是個龐然大物。

那些士兵們來自於南方地各個地方,他們受到了影響的話。那父神教也就是會迅速擴展到南方的每一個地方了。

“您應該很清楚,北方的領主們對於父神教是如何警惕的一個態度。”韋林提醒著伯多祿主教,“如果我真地讓大批隨軍牧師跟著我地軍隊。說不定他們會聯合起來先消滅我的。就連聯盟內部,對於這件事情,也是有很多反對意見地。”

伯多祿主教皺著眉頭說道:“大人,我們是盟友,自然要為對方著想了。我相信教廷一定會很樂意提供更多的援助。這樣您就可以抵擋住敵人的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