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孩子與他們的同齡人 (2)(1 / 2)

哈裏斯認為,兒童父母的感情狀況、家庭經濟條件、居住環境、父母的興趣愛好等,對孩子性格和行為形成的影響都不大。“如果與不良少年交了朋友,在家教嚴格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一樣會變壞。”哈裏斯說。

質疑傳統。

早在8年前,哈裏斯寫成《教養的假設》一書,質疑“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觀念,認為父母對子女成長過程的影響並沒有傳統觀念所認為的那樣大。

這次,為證明自己的觀點,哈裏斯還列舉了一對雙胞胎的事例。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的係列紀錄片《我們時代的孩子》中介紹了兩個6歲小男孩。他們為同卵雙胞胎,遺傳基因十分相似,而且生活在同一家庭,但兩人性格迥異。一個頗具男子漢氣概,整天和一群男孩們打得火熱;另一個則更喜歡和女孩玩耍,甚至還會給玩偶換尿片。

在新書《沒有兩個相同》中,哈裏斯進一步論證說,兒童更易受其生長環境影響,而並非一味追隨其父母。她還詳細分析說,兒童會接受同齡人影響而形成自己特定的口音、說話方式和處世態度,而不太會聽從父母的教誨。傾聽有助於彼此的信任

有問題的孩子總是說:“我無法和我父母溝通,他們不能理解我。我的任何事他們也不知道,我不相信他們,而他們也不信任我。”相反一些成功的少年則說:“我認為我能和我父母談任何事,他們總是耐心傾聽我的問題,我也不害怕把我的麻煩事告訴給他們。”所以說成功的孩子總是有他們耐心的聽眾,即他們的父母。

當孩子們有麻煩時,他們總是到你這兒來尋求幫助。一旦發覺在你這兒並沒有找到應有的那份安全感時,他們總是選擇獨自麵對自己的問題。對於某些孩子來說這也許沒什麼,但對於另外一些孩子可就不一樣了。許多孩子在他們不能獨自麵對和解決某一問題時,他們往往會選擇逃避。一般的逃避方法就是成幫結夥、喝酒、吸毒甚至是自殺。

對孩子適當的尊重有利於更好的傾聽。我們往往對陌生人比對孩子更有禮貌。你對你的老板、你的鄰居的態度和你對你的孩子的態度是一樣的嗎?尊重你的孩子,這樣他們也會學著尊重你和他們自己。當你和孩子交談時,你應顯示出信任、信心和耐心,他們反過來也會這樣對你的。

“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我相信你的決定……”

“我並不完全同意這樣決定,但是你能把你的想法、決定告訴我,我非常高興……”“上次我們談話時,我也許並沒有十分注意,我感到十分抱歉。但如果你願意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十分願意現在就聽一聽……”

當孩子和你談話時,你應精神集中,電視、電話或其它孩子的喊叫都很容易分散你的精力。生氣是最大的忌諱,當你心煩意亂時,你很難精力集中,思維清晰,這樣也就使你很容易想到自己的一些事情,比如錢了、工作了或是準備晚飯了等等。

比如在你正工作時,有好幾次你的孩子都想和你談一談。當時確實不方便,所以你可以讓他們等一會兒,“我現在正好寫到關鍵的地方,你能先回去等我兩三分鍾嗎?”我認為誠實比假裝在聽要好得多。

應注意不要分散精力,應該全神貫注地看著他、聽他講話,讓他知道你相信這次談話是重要的。或許你們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更好些,以免遭到幹擾、分散精力。一起出去騎腳踏車,出去散步或到公園裏坐坐都是很不錯的。這將突出你們兩個對這次談話的重視程度,也會使他感到他所講的對你來說同樣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還可使你的孩子知道他可以和你無話不談。對他所說的一切你都要泰然處之,不管他說得多離奇、多可怕,你都不要加以指責和批判。即使他所說的使你心驚肉跳,你也得盡量保持鎮靜,並且試著弄清孩子真正的意思。如何弄清孩子的意圖

可以通過改用不同方式表達孩子的陳述。首先你得聽出孩子所表達的隱含的感受或意思,當你認為你已經猜到孩子的意思時,你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檢驗你的猜測。這裏是一些父母的不同反應。

麗莎:“特瑞莎是個笨蛋!”

媽媽:“別那麼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嗎?”

這位母親的語氣是批評的,她對麗莎的話做出了反應,而且是關鍵性的反應。她的回答使這次對話結束了。麗莎將不會再說她的煩惱和感受了。

麗莎:“特瑞莎是個笨蛋!”

媽媽:“你生特瑞莎的氣了?”

麗莎:“是的,她告訴別的女孩,我喜歡布萊恩。”

在這個例子中,媽媽的回答是開放式的,並使其與麗莎的談話得以繼續。媽媽感覺到麗莎是在生氣,她核實了一下,這讓麗莎知道媽媽正在聽她說。不是每一次你的感覺都正確,但開放式的回答,能鼓勵孩子繼續和你交談。

麗莎:“特瑞莎是個笨蛋!”

媽媽:“你生特瑞莎的氣了?”

麗莎:“我沒有生氣,我隻是感到難過。她沒有邀請我去參加她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