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摘得女人心(1 / 2)

憑心而論,孫廣學本來就不喜歡做老師。他不習慣成年累月站在同一個講台上,對著一幫幾年不變樣的老臉色,照本宣讀著一套程式化語言。他喜歡新穎、變化、挑戰,願意每天麵對不同的東西。因此,在團委書記崗位上,他做得極其賣力,也非常得心應手。

那時候,益陽團委一掃多年死氣沉沉的陰霾之氣,各種活動不斷,每有活動又都能在報紙、電視上及時報道。

孫廣學依然喜歡寫文章,隻是不再單純寫文藝評論之類,而是結合實際重新開拓思路,寫些理論性較強的時評、述評,發表的陣地也不僅僅局限在益陽本地的報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與一代偉人鄧小平南巡談話相呼應,全國範圍內掀起第二次思想解放的高潮,《人民日報》搞了一個以青年為主題的征文競賽,孫廣學有一篇理論文章被選用,提出的命題的是當代青年應該自尊自強自立,文章刊登時注明了作者單位。

應該說,那篇文章完全是激情所至有感而發,既寫得激情澎湃,又充滿思辨色彩。小小益陽的無名作者,能在中央頂級報紙發表那樣有分量的理論文章,立即引起市委主要領導的注意,並一度在益陽市級機關引起熱議。

事後不久,市委書記即點名調他來身邊做秘書,三四年後又隨著書記跟到省城。在省裏那幾年,孫廣學一直沒有再做領導貼身秘書,而是在綜合處做信息工作,使他有了更多寫作的時間。期間,他是省委《理論前沿》的特約撰稿人,在中央幾個大型理論刊物上也發表了不少文章,其中一篇關於城市化浪潮中的農民工問題,是國內理論界首批關注此類問題的文章之一,當時主管農村工作的副總理親自作了批示,引起高層決策部門的重視。

也正是那篇文章,直接把孫廣學送到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的位置,後來舅舅出事後,他又調回益陽接替舅舅,成了益陽市副市長。

孫廣學副市長不僅憑藉手中一支筆一舉奠定了從政生涯的基石,並構成其日後不斷晉升的重要階梯,而且借助同一支筆,征服了嶽父大人,而後俘獲了夫人武玥的芳心,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同樣在圈子裏傳為佳話。

當年,孫廣學在益陽師專中文係擔任助教兼管理員,由於老家在農村,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普通農民,兄弟姐妹又多,再加上本人相貌土氣、性格內向,見了生人愛臉紅,即便肚子裏讀了不少書,可總不能把學問掛在嘴上或貼在臉上吧,因此,找對象就成了個不小的問題。偏偏小夥子個人條件不行,自我要求還不低,找對象的第一標準是長得漂亮,其次必須是城市姑娘,再有就是文化水平不能低於中專。這些條件一來,好多原本熱心的介紹人,紛紛搖頭歎息而去,非但從此不再多事,而且背後還私下串通,結成了沒有言明的某種同盟。

正如哲人所言: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往往會同時敞開另外一扇窗。婚姻戀愛問題不順,孫廣學幹脆一門心思讀書寫作,在益陽日報副刊上連連發表,連連獲獎,一時弄得風生水起,在益陽業餘作者圈子裏有“獲獎專業戶”的美譽。

小夥子的才能,迅速得到一個關鍵人物的賞識,這個人便是孫廣學日後的泰山大人、時任益師專校長的武青林。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