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大年初三了,援兵依舊沒有來,宋兵仍舊在鎮外圍著。糧食隻夠吃三天了。
與此同時,八裏鎮二十裏外。
一支軍隊在雪地上彳亍著,鳥瞰下,如搬家的螞蟻一般。隊前騎兵挑著一麵大旗,大旗上繡著龍飛鳳舞的“唐”字,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援軍了。
隊中有一輛戰車,戰車上一名將軍慵懶地站立著,旁邊放的是一支生了鏽的大刀。南唐多年沒有打仗了,沒想到大年初二卻收到了命令——支援八裏小鎮。
隻見中年將軍打了一個哈欠,問旁邊一人說,“還有多遠?”
“回將軍,還有二十裏。”
將軍扶了扶快要顛倒得大刀,說,“讓弟兄們加快行軍速度吧。”
“哦,那算了。”
這名將軍名叫李泯,是李氏皇族的一個不著邊的親戚,後來剿匪立了功,封了個千戶侯,不過封侯後的他逐漸沉淪了。這讓皇族放心了不少,對皇族又減少了一個有力的威脅。
李泯帶著手下近千名軍隊,駐紮在金陵城北麵,這支軍隊經過幾年發展,現在竟然足足有了三千人之多,這是皇族萬萬不會想到的。不然的話,是萬不會用三千人來支援一個小鎮的。
軍隊又行了十裏,這時日已過黃昏。
李泯停下軍隊。探子前去探風,不一會兒便回來了。
探子稟告,“將軍,前麵是華鎮。”
李泯問,“離八裏鎮還有多遠?”
探子說,“不到十裏。”
李泯笑道,“好!終於快到了!不過現在天色已晚,先在前麵的華鎮安營,明日繼續行軍!”
軍隊一陣歡呼,“將軍英明!”
李泯說,“你辦事效率挺不錯!帶下去,賞!”
探子一陣高興,“將軍英明!”
軍隊進了華鎮。
就在剛才他們說話的不遠處,一座石碑靜靜矗立。上麵刻著的“華鎮”兩字尤為顯眼,右下角還有附語——前方十裏處,八裏鎮。
時間:大年初四,上午。
地點:南唐,八裏鎮。
鎮外的宋兵似是等不及了,終於再次攻鎮了,一名探子闖入鎮長府中。
探子火急火燎,“鎮長!不好了!宋兵攻鎮了!”
衙役大吃一驚,“啊?!”
商人驚慌失措,“怎麼辦?!”
鎮長臨危不亂,“不要慌!”
混亂的場麵頓時止住。
鎮長接著說,“不要怕,鎮外有籬笆,籬笆上有刺,還有····”
語未必,被另一名探子打斷,“鎮長!不好了鎮長!”
鎮長嗔道,“又怎麼了!”
探子道,“籬笆····籬笆被破了!”
鎮長大吃一驚,“有此等事?!”
探子回答,“有!”
鎮長可能嚇暈了,竟然說出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怎···怎麼辦?我···我們投···投降吧?!”
商人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看著鎮長,後見到鎮長是因為慌急攻心才說出這樣的話,商人方才鬆了一口氣,之後又用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看著劉尹,“劉尹兄弟····”
最終,劉尹被迫接受了拯救小鎮的任務。
鎮外,宋兵們不斷地向小鎮湧進,如潮水一般。
小鎮西麵的一個土坡上。一名宋國的將軍麵無表情的騎在馬上,身後兩名士兵靜靜地站著。
將軍緊握馬鞭,“已經開始攻鎮了,我就不信,他們還沒有動靜!”
與此同時。
劉尹正在清點人數,清點著鎮長給自己的‘兵’。這些‘兵’手裏握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或是削尖了得木棍,或是新買的鋤頭與各種可以傷人的器具。
他們就像中學生上操一般站著。
劉尹想,若是說他們是烏合之眾也算是抬舉他們了,因為現在這個鎮子裏官兵就已經是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