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修行(1 / 2)

修行

他沒有多餘的時間拿來幹其他的事情,他除了去學前殿學習,還有就是他跟胡玲菲、趙齊他們在食堂吃個飯,閑聊一下,其他時間都是用來修習,修習元極神功,修習詩瑤前輩的太上感應,還有就是手劄上的功法。

有時候也學習一下劍法,因為他看了洪七的劍源錄,有很多地方不明白的地方,便反複推敲,所以他對劍法也了解,但要是說能夠把每一套劍法都練出來,那也是不可能的。

劍源錄,隻是就一本劍法分析,它著重於對劍法精妙要點做出分析,並不是一本記錄全天下劍法的劍譜。

譬如《青萍劍》說的就是二十四劍之論,《劍法圖說》講的就是七劍之母,都是從各個角度,各種精要去分析。

劍法是多元性的,它有防守劍法,有攻擊劍法,有剛力劍法,有綿力劍法,有順向劍法,有逆向劍法,有橫向劍法,有縱向劍法等,劍法的使用非常複雜。

要說劍法,其靈山派,全真觀的劍法最為出眾。靈山派的,靈劍九天一套劍法下來,有三萬多招,每一招都精妙絕倫,而全真觀的,便是北鬥劍法,他依循天上北鬥七星,依循北鬥方位,創造萬千變化,其每一招都多變精妙無比。

如果遇到了靈山派的靈山劍法,全真觀的北鬥劍法,都要避讓三分,即便是雲鼎院都想得到他們的劍法總決。

當然,雲鼎院的功法也是頂尖的。

又是一個明月高照的夜晚,山風似乎不再是那麼激烈,屋子外還是很寒冷,不過對於趙炅來說,不算什麼。

東院院牆角依然長著雜草,趙炅沒有時間去去除。

趙炅在床上打坐,他現在已經能夠很隨意的進入通玄的境界,見到那一扇門,他有時想通過那一扇門,進入那一片天地,可是他沒能如願,似乎有一種力量在牽製他,他想不明白。

他目前想的是怎麼引靈入體,吸收天地靈氣,隻是怎麼吸取而已。

詩瑤前輩的太上感應篇筆記裏,雖有提到感悟通玄,溝通天地靈氣,但卻也沒有提到具體的吸收之法。

文中隻是撰寫了怎樣感悟心神相印,物我兩忘,感知眾妙之門,並清心通玄,然而僅僅隻是這點,便能讓修行界都震驚。

趙炅不知道詩瑤前輩為何沒有記錄具體的修行之法,但也一定有她的原因。

在於已經通玄的趙炅,苦惱的便是引靈光入體,也就是吸收天地靈氣。

他不知道怎麼吸收,手劄上的功法趙炅雖有感悟,但終究沒能真正體悟出其中玄妙之處。隻是想起文中提到不思不想,不懼不憂,心念聚齊,元氣歸於丹田之內….。

趙炅循著這口訣,心中默念,感知體內元氣,祛除心中的雜念,氣沉丹田。

不知道是因為趙炅的方法正確,還是胸前的玉佩似乎感應到了什麼,便不知為何的光亮起來。

趙炅依然冷靜的修行著,玉佩雖亮,必然也有它的獨特之處。

隻是趙炅不知道玉佩為何會發光,從他消化身軀記憶裏,這塊玉佩從小就戴在身上,它從來都沒有見它發過光,不知道怎麼回事。

起初便覺得它隻是一塊普通的玉,但此刻,趙炅卻忽然覺得,對於這從小都戴在身上的玉佩從來都沒有真正了解過它,了解過他自己的過去。

趙炅按照手劄上的修行法門修行,玉佩發光,隻是些光線很微弱,好像散發著什麼溫潤的氣息。

元氣在那些線路中一次次運轉的時,他忽然發現那些靈氣居然通過那扇門,一縷一縷的被吸收了進來,他完全驚呆住了。

他不知道這是為何?但這確實是一件讓人震驚的事情,不過趙炅便很快冷靜了下來,他忽然覺得,自己必須感悟一下,那些元氣在線路裏運轉過程。

他知道,那些複雜的線路,就是自己的經脈。

在趙炅知道玉佩不凡的時候,他覺得他有必要研究一下它了,他要找個機會,去問問師父,因為從他記事起,就跟著師父,他想師父一定知道這塊玉佩的來曆。

修行之中的趙炅,他不確定,自己能夠引靈光入體,是不是玉佩的關係,但他必須要知道,玉佩每次發光,會給自己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