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關於加強二本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分析(1 / 2)

淺談關於加強二本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分析

高教研究

作者:周曉舟 李紅梅

[摘要]學風建設是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改革的步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到校風的形成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影響到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社會形象。加強學風建設是我們二本院校的迫切的任務。我們從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二本院校的學風建設基本情況和通過對比一本院校的學風建設辦法來提出二本院校加強學風建設的對策及其解析。

[關鍵詞]學風建設 學術氛圍 學習態度 高素質應用型

學風建設是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學風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麵的風格,也是學校全體師生知、情、意、行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學校形成了渴望、追求與探討知識的氛圍,是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學習精神與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和前提。學風的建設是高校校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優良的學風是提高教學質量、建立良好校風的重要條件。校風建設既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永恒主題。優良的校風是保證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我們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加強學生管理,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努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高校學風建設的核心點在於培養全麵發展的學生,實現的“培養創新性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辦學宗旨。日前學校采取了改善教學質量,改變老師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實踐能力的措施來加強學風建設。比如說,學校要求學生在大二結束的暑期集體或分散地進行社會崗位實踐的活動,培養學生在社會實踐與人際交往的能力,為他們畢業後走向社會奠定基礎。這個活動給學生一個將理論聯係實際的機會,更加促進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渴求。另外,學校對老師的教學方式的改進,建議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將課堂交給學生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鼓勵老師與學生一起進行課題的研究與總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給了學生一個更好的機會進行發展。

二本高校應根據每年的具體情況改變學風建設的年度目標,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優良的校風環境,以此促使學生和老師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為社會的科研項目做出貢獻,實施完全學分製管理,在人才培養上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實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堅持“育人為本,改革創新,強化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全麵實施“特色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三大戰略和“教學質量工程、科技創新工程、學科提升工程、師資隊伍建設工程、管理體製改革工程”五大工程。作為二本院校,我們在進行學風建設的同時也可以向一本院校學習,借鑒他們有用的部分來完善我們不足的部分。比如說北京大學,他們在學風建設中注重學術氛圍。北京大學秉承學術民主、教授治校和追求卓越的理念,以營造自由健康的學術氛圍、提升廣大師生的學術道德水準、淨化學術空氣、鼓勵學術創新為目標,大力推進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建設,積極營造自由健康的學術氛圍。北大校長周其鳳院士在某報告中指出,北大在學術道德規範建設方麵堅持如下幾點原則:一、建設學術自由與學術規範和諧統一的學術氛圍;二、建設製度規範與自我約束有機結合的控製機製;三、建設事先預防和事後處理互為補充的教育手段;四、建設表現形式與實質內容並重的成果評價體係。他們采取的措施是:1、加強領導,全麵部署;二、落實機構,事有專管;三、修訂規章,完善製度;四、宣傳教育,防微杜漸。